[发明专利]全自动上料机和托盘运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234.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华;赵中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5G47/82;B65G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上料机 托盘 运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上料机和托盘运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路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进行独立的模块测试。
在批量化的供货需求下,待测试的电路板数量十分巨大,这些电路板通常通过托盘运输。而在测试系统日益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今天,自动上料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现有的技术中,除了人工搬运托盘外,也存在一些自动上料设备,然而这些上料设备通常只能输送单个托盘,无法完成智能化和大批量的托盘运输和整理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上料机和托盘运送方法,采用了该托盘运送方法的全自动上料机能够自动化完成大批量托盘的上料动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自动上料机,用于运送托盘,包括用于在高度方向上带动托盘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及用于推送托盘的推送机构。托盘有若干个,且这些托盘在第一升降机构中沿高度方向堆叠,形成第一托盘堆。
其中,第一托盘堆顶端或底端的托盘位于第一升降机构中的初始位置。 推送机构用于将位于初始位置的托盘推送至第二升降机构中的保持位置。
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将位于第一托盘堆的其余托盘移动至初始位置。
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将位于保持位置的托盘下降至保持位置下方,并且,被降下的托盘用于为后续进入保持位置的托盘提供底部支撑。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托盘运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托盘堆叠于第一升降机构中,形成第一托盘堆,其中,处于第一托盘堆高度方向上任意一端的托盘占据初始位置,初始位置位于为推送机构的工作区域。
推送机构将位于初始位置的托盘推送至位于第二升降机构的保持位置,然后归位,初始位置空置。
在推送机构归位后,第一升降机构将托盘移动并重新占据初始位置。
第二升降机构降下位于保持位置的托盘,保持位置空置,被降下的托盘为后续进入保持位置的托盘提供底部支撑。
重复推送机构的推送步骤、第一升降机构移动托盘的步骤和第二升降机构降下托盘的步骤,直至第一托盘堆中的托盘被全部推送至第二升降机构,形成位于第二升降机构的第二托盘堆。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在升降机构中形成托盘堆,并利用推送机构逐个推送托盘,当托盘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保持位置时,可以取走托盘所运送的电路板并进行测试,以此实现了大批量托盘的逐个送料。并且,通过将这些托盘重新在第二升降机构堆叠,实现了空托盘堆的重新生成,因此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优势,大幅度提高了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全自动上料机还包括设于第二升降机构下方的传送带,传送带用于将第二升降机构降下的托盘堆送出第二升降机构。利用传送带可以将 托盘推自动送离第二升降机构,使得第二升降机构得以自动归位并进行后续工作,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其中,作为优选,推送机构可以包括推送电机、与推送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杠和设于第一丝杠上的电动推块,推送电机能够带动第一丝杠以第一丝杠的轴线为旋转轴旋转,电动推块能够在第一丝杠的带动下推动托盘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保持位置。利用电动推块推送托盘时,电动推块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调整行程,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托盘。
当然,作为优选,推送机构也可以包括气缸,与气缸传动连接的传动杆和设于传动杆头端的气动推块,气缸能够带动传动杆沿着传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气动推块用于在传动杆的带动下推动托盘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保持位置。气缸带动下的气动推块的行程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好,而且传动杆相对于丝杆而言不占据托盘在高度方向上的运动位置,使得在第一升降机构的托盘可以有更灵活的放置方式。
同样的,作为优选,第一升降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升降电机、与第一升降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和设于蜗杆顶端的第一托举件,蜗杆沿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托盘堆位于第一托举件上;第一升降电机通过蜗杆带动第一托举件在高度方向作升降运动。其中,电机可以选用成本低廉的步进电机,配合蜗杆和托举件可以精确地控制第一托盘堆的升降距离,从而实现稳定的步进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