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143.9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李祥宇;万敏;王永江;李军;万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边塞人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腌制 植物油 火锅 料及 制备 工艺 | ||
1.一种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由以 下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经过腌制和炒制工序制成:新鲜红辣椒140000~ 160000份、豆瓣酱9000~11000份、豆豉2400~2600份、花椒900~ 1100份、八角40~60份、小茴香400~600份、桂皮20~30份、香砂 40~60份、丁香8~12份、香叶8~12份、盐9000~11000份、味精 2400~2600份、植物油90000~1100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腌制植物油 火锅底料中所用的植物油为葵花油、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或菜籽油 和大豆色拉油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腌制植 物油火锅底料由以下原料及较佳的原料重量份经过腌制和炒制工序制 成:新鲜红辣椒150000份、豆瓣酱10000份、豆豉2500份、花椒1000 份、八角50份、小茴香500份、桂皮25份、香砂50份、丁香10份、 香叶10份、盐10000份、味精2500份、植物油100000份。
4.一种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腌制植物油火锅 底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将新鲜红辣椒用水清洗并晾干备用,将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 香砂、丁香、香叶和盐放入锅中加水烧沸制备成香辛料水,并放凉备用;
将洗好的新鲜红辣椒放入腌制缸内,把放凉的香辛料水加入腌制缸 内密封好进行腌制;腌制缸内的温度控制为15摄氏度至40摄氏度,每 间隔48小时后进行翻拌一次,腌制480小时至528小时;
将植物油烧至110摄氏度至130摄氏度,将腌制好的新鲜红辣椒和 香辛料用机器打碎,把打碎好的成品放入炒制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 升至11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炒制30分钟,再将豆瓣酱和豆豉放入 锅中继续炒制,温度控制在100-110摄氏度,炒制60分钟,然后加入 味精,搅拌1至2分钟,炒制锅内水分含量控制为8%至12%,腌制植 物油火锅底料成型,凉制、计重灌装成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中所用的植物油为葵花油、胡麻油、花 生油、大豆油或菜籽油和大豆色拉油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于: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中所用的原料的重量份为:新鲜红 辣椒140000~160000份、豆瓣酱9000~11000份、豆豉2400~2600份、 花椒900~1100份、八角40~60份、小茴香400~600份、桂皮20~30 份、香砂40~60份、丁香8~12份、香叶8~12份、盐9000~11000 份、味精2400~2600份、植物油90000~110000份;将花椒900~1100 份、八角40~60份、小茴香400~600份、桂皮20~30份、香砂40~ 60份、丁香8~12份、香叶8~12份和盐9000~11000份放入炒锅中加 水24000~26000份,烧开制备成香辛料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腌制植物油火锅底料的制备工艺中所用的原料的较佳的重量份为:新鲜 红辣椒150000份、豆瓣酱10000份、豆豉2500份、花椒1000份、八 角50份、小茴香500份、桂皮25份、香砂50份、丁香10份、香叶10 份、盐10000份、味精2500份、植物油100000份,将花椒1000份、 八角50份、小茴香500份、桂皮25份、香砂50份、丁香10份、香叶 10份和盐10000份放入炒制锅中,加水25000份,烧开制备成香辛料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边塞人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银川边塞人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1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流体输送装置
- 下一篇: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