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单片机普通IO口产生强差分数字信号的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217.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赋;任素云;王延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单片机 普通 io 产生 强差分 数字信号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单片机普通IO口产生强差分数字信号的电路。
背景技术
普通的单片机都是以TTL电平传输数字信号,普通的TTL信号传输搞干扰性能差,通讯距离短。差分信号抗干扰性能比较强,目前工业上常用的485通讯和汽车的CAN通信都是采用差分信号,工业上采用的单片机通常需要通过连接额外的专用的CAN通信或485通信芯片进行通讯,这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单片机普通IO口产生强差分数字信号的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单片机普通IO口产生强差分数字信号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及电阻R6,信号输入端A+串联电阻R5后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信号输出端A,信号输入端A-串联电阻R6后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信号输出端B,信号输出端A串联连接电阻R4后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2后接电源VCC,信号输出端B串联电阻R3后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后接电源VCC。
其中,三极管Q1、三极管Q2可以是普通PNP三极管也可以是P沟道MOS管,三极管Q3、三极管Q4可以是普通PNP三极管也可以是N沟道MOS管;电阻R1、电阻R2采用可调电阻,可视外接电路的功率大小调整电路的发送功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的选用可视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参数具体选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电路简单,连线方便;利用一个低成本电路将普通数字TTL信号转换成CAN通讯数据格式,解决了普通单片机系统无法远距离传输数据信号和抗干扰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输入端(A+,A-)的输入信号波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路输出端(A,B)的输出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单片机普通IO口产生强差分数字信号的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及电阻R6,信号输入端A+串联电阻R5后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信号输出端A,信号输入端A-串联电阻R6后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信号输出端B,信号输出端A串联连接电阻R4后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2后接电源VCC,信号输出端B串联电阻R3后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1后接电源VCC。
其中,三极管Q1、三极管Q2可以是普通PNP三极管也可以是P沟道MOS管,三极管Q3、三极管Q4可以是普通PNP三极管也可以是N沟道MOS管;电阻R1、电阻R2采用可调电阻,可视外接电路的功率大小调整电路的发送功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的选用可视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的参数具体选取。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工作过程如下:
11、当输入端无信号输入时,输入都为低,三极管Q3、三极管Q4不导通,输出A,B为高阻状态,输出无差分信号,电路功耗极小。当输入端A+为高,A-为低时,三极管Q2、三极管Q3不导通,三极管Q1、三极管Q4导通,由于电阻R3与B相连,所以三极管Q2不导通,而A输出端为逻辑“0”,电阻R4与三极管Q1相接,所以三极管Q1导通所以AB间有电源VCC;由于A+与A-的相位差为180度,信号下一周期,当输入端A+为逻辑“0”,A-为VCC,同理,三极管Q2、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1、三极管Q4不导通,AB之间的电位势为-VCC。差分信号由A和B两根差分信号组成,是交流信号。本专利以CAN或485信号为例描述工作过程。
2、在隐性状态,CANH和CANL的电平被一同偏置到0V,所以两根线的差分电压为0V,代表逻辑“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塔筒内置式变压器
- 下一篇:半导体螺线管电感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