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010.3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邱勇;万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2385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用于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 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有 的手机通常机身脆弱。
相关技术中已有的三防手机与一般手机的区别仅仅是在音量/电源等物理 按键部位增加物理防护,USB口部位增加硅胶塞等措施,由于缝隙的存在和人 为密封的失误难免使三防失效,无法正常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制约了手机的适 用范围,实用性不强。而且在与外部设备数据交换方式上大多使用低速的蓝牙、 Wi-Fi,并采用传统的USB口来实现数据/充电功能,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防 水、防尘、防摔,同时能够增强数据的传输速率,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 无线充电模块;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所述触摸按键 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指令,并将所述触摸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调制解调子模 块和发送子模块,其中,所述调制解调子模块,用于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待传 输的数据调制到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上,以得到调制后的第一60GHz毫 米波射频信号,所述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调制后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 信号发送至第一目标移动终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触摸按键发送的 所述触摸指令,并根据所述触摸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摸指令将移动 终端中存储的待传输的数据调制到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上,得到调制后 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将调制后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发送至 第一目标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防水、防尘、防摔,同时能够增强数 据的传输速率,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 方法,包括: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待传输的数据调制到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 信号上,以得到调制后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将所述调制后的第一 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发送至第一目标移动终端。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将移动 终端中存储的待传输的数据调制到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上,得到调制后 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将调制后的第一60GHz毫米波射频信号发送至 第一目标移动终端,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防水、防尘、防摔,同时能够增强数 据的传输速率,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 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 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 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 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 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