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掺杂碳量子点、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领域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927.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泉;周红军;魏建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量子 制备 方法 及其 检测 领域 应用 | ||
1.一种锌掺杂碳量子点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掺杂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双氧水或葡萄糖的痕量分析和定量分析检测;
其中,所述碳量子点能发射蓝色荧光,直径为2nm~1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源和锌源溶于水中,得到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溶液在反应釜中185℃反应4h,冷却,分离,得澄清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澄清溶液干燥,得到锌掺杂碳量子点;
其中,步骤(1)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碳源和锌源的摩尔比为1:0.5;
步骤(1)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碳源的浓度为5-10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源为柠檬酸钠、柠檬酸或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锌源为氯化锌、硫酸锌、醋酸锌或硝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锌源的浓度为0.01-10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锌源的浓度为0.01-0.5mol/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锌源的浓度为0.0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碳源、锌源溶于水中之后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碳源、锌源溶于水中之后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分离为采用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进行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膜分离过滤器为截留分子量3kDa、5kDa、10kDa或30kDa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温度为-50~120℃。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时间为3~24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2h。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柠檬酸钠和锌源溶于去离子水,搅拌5min使柠檬酸钠和锌源完全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
(2)将前驱体溶液在反应釜中于185℃反应4h,冷却,分离,得澄清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澄清溶液干燥,得到锌掺杂碳量子点;
其中,所述前驱体溶液中,柠檬酸钠的浓度为5-10mol/L,锌源的浓度为0.01-10mol/L,且前驱体溶液中柠檬酸钠和锌源的摩尔比为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9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