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0609.5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韩飞;赵建东;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赫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朱少华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辆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代的汽车已经发展成了集机械、电子、信息于一体的产品,其信息化的程度也在随着 快速的发展的IT产业而不断得到提升。目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 的各个角落,而国内针对车辆管理领域的应用却未跟上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步 伐,车辆管理人员或单位无法通过终端和网络进行更为有效的车辆管理。车辆一旦出现问题, 及时有效的获得汽车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将为车辆管理人员或单位进行有效的应对策略 提供可靠的依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可靠、管理便捷、实时性高的新型车辆监测 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车辆监测系统包括电连接器插座、电源转换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CAN总线收发器、定位模块、GSM通信模块和ARM控制器单元。信息采集 模块、CAN总线收发器、定位模块、GSM通信模块分别和ARM控制器单元相连;GSM通 信模块和车辆状态监测平台之间进行通信。电连接器插座和电源转换模块及信息采集模块相 连;电源转换模块总共有5路,分别为信息采集模块、CAN总线收发器、定位模块、GSM 通信模块和ARM控制器单元供电,电连接器插座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电连接器插座与信 息采集模块、CAN总线收发器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车辆监测方法,通过车辆监测的信息采集模块、 CAN总线收发器、定位模块采集车辆状态信息,由ARM控制器单元进行数据处理,通过GSM 通信模块与车辆状态监测平台进行通信,车辆状态监测平台显示车辆监测系统采集的各项数 据,包括上线定位(终端上线、定位状态、信号强度)、实时数据(发动机状态、用电器状态、 开关状态)和报警信息(断电报警、低压报警、天线异常)等。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和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状态数据的采集和转发,实现车 辆的远程实时状态监测,极大方便车辆的管理,提高的车辆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车辆监测系统和方法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标记分别为:电连接器 插座1;电源转换模块2;信息采集模块3;CAN总线收发器4;定位模块5;ARM控制器单 元6;GSM通信模块7;车辆状态监测平台8;上线定位9;终端上线10;定位状态11;信 号强度12;实时数据13;发动机状态14;用电器状态15;开关状态16;报警信息17;断电 报警18;低压报警19;天线异常20;车辆监测系统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 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车辆监测系统21包括电连接器插座1、电源转换模块2、信息采集模块3、CAN总线收 发器4、定位模块5、GSM通信模块7和ARM控制器单元6。信息采集模块3、CAN总线收 发器4、定位模块5、GSM通信模块7分别和ARM控制器单元6相连;GSM通信模块4 和车辆状态监测平台8之间进行通信。电连接器插座1和电源转换模块2及信息采集模块3 相连;电源转换模块2总共有5路,分别为信息采集模块3、CAN总线收发器4、定位模块5、 GSM通信模块7和ARM控制器单元6供电,电连接器插座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电连接器 插座与信息采集模块、CAN总线收发器相连。
车辆监测方法为通过车辆监测系统21的信息采集模块3、CAN总线收发器4、定位模块 5采集车辆状态信息,由ARM控制器单元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GSM通信模块4与车辆状 态监测平台8进行通信,车辆状态监测平台8显示车辆管理终端21采集的各项数据,包括上 线定位9(终端上线10、定位状态11、信号强度12)、实时数据13(发动机状态14、用电器 状态15、开关状态16)和报警信息17(断电报警18、低压报警19、天线异常20)等。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车辆监测系统和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状态信息的采集和转发,实现车 辆的远程实时状态监测,极大方便车辆的管理,提高的车辆管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赫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赫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