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放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535.5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微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3/2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郑泽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放大电路 控制端 第一开关 开关电源 电源 发射极连接 集电极连接 电压跟随 功放电路 输出电压 输出端 高保真度 音响行业 负电源 高效率 正电源 对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放电路,包括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对称互补的NPN型功率管和PNP型功率管,第一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与NPN型功率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制端与NPN型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压跟随NPN型功率管的输出电压而变化的正电源,第二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与PNP型功率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制端与PNP型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压跟随PNP型功率管的输出电压而变化的负电源。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高保真度与高效率,可广泛应用于音响行业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功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放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流行的后级功率放大电路中,有较高保真的甲乙类(AB类),还有高效的丁类(D类)。甲乙类功放电路中,采用两个功率管推挽工作,并且对该两个推挽功率管加入基本工作电流解决交越失真,保真度很高。但是该类电路效率较低,理论平均效率低于50%,这是因为功率管工作于线性方式,当将电压输出到负载时,更多的压降需要功率管承受。而丁类功放电路用PWM方式工作,先将模拟量用脉冲方式表现,再将脉冲信号用无源器件进行滤波还原成平缓模拟量,输出到喇叭,功率管只有开关状态,故效率很高,理论上可接近100%。但是众所周知该类方式的信号失真较为严重,包括畸变、噪音、残留载波等等。总的来说,传统的功放电路中,高保真和高效率之间存在矛盾,难以在保持较高保真度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功放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功放电路,包括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第一开关电源和第二开关电源,所述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对称互补的NPN型功率管和PNP型功率管,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与NPN型功率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制端与NPN型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压跟随NPN型功率管的输出电压而变化的正电源,所述第二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与PNP型功率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制端与PNP型功率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为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电压跟随PNP型功率管的输出电压而变化的负电源。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关电源包括第一光耦合器、第一PWM控制芯片、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后作为第一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一开关电源的第二控制端;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PWM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与正供电电源连接,源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与负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作为第一开关电源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关电源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二PWM控制芯片、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后作为第二开关电源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开关电源的第一控制端;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WM控制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负供电电源连接,漏极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与正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作为第二开关电源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微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微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