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341.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婷;魏宏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系统 投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式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DLP投影机的技术是一种全数字反射式投影技术。其特点首先是数字优势。数字技术的采用,使图像灰度等级提高,图像噪声消失,画面质量稳定,数字图像非常精确。其次是反射优势。DLP投影机清晰度高、画面均匀,色彩锐利、细腻、自然逼真,三片机可达到很高的亮度,且可随意变焦,调整十分方便。
DLP投影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源所发出的照明光束,经过旋转的色轮将光线过滤成红、绿、蓝三种颜色后传递到显示组件以转换成影像光束,再由投影镜头将影像光束投影在屏幕上形成画面,从而为收看者提供极佳的视觉效果。
一般而言,投影装置皆具有冷却系统,利用风扇将外部气流吹入投影装置的壳体,并直接对着热源提供气流,以冷却热源(如光源、光学引擎等)所产生的热量。但是,投影装置是精密仪器,投影装置的元件都是光学元件,直接将气流吹向光学元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灰尘堆积到光学元件上,从而导致光学元件处理光的能力下降,引起投影装置投影的品质下降,影响用户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通过冷却液体对多个发热单元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灰尘污染发热单元。
为达上述目的,一种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多个发热单元,该冷却系统包括:
流体输送装置,用于传送冷却液体;
第一连接管,用于连接该流体输送装置和多个散热单元,每一个散热单元对应耦接一个发热单元,该第一连接管用以导引第一冷却液体至该多个散热单元,并将吸收有该发热单元的热量的该第一冷却液体导引回该液体输送装置;以及
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该多个散热单元与该液体输送装置之间,吸收有该多个发热单元的热量的该第一冷却液体经由该第一散热装置散热后回到该液体输送装置;
第二连接管,用于连通该流体输送装置和第一散热单元,该第一散热单元对应耦接该多个发热单元中功率最高的发热单元,该第二连接管用以导引第二冷却液体至该第一散热单元,并将吸收有该第一散热单元的热量的该第二冷却液体导引回该液体输送装置。
较佳的,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设置于该第一散热单元与该液体输送装置之间,该第二冷却液体经由该第二散热装置散热后回到该液体输送装置。
较佳的,还包括温度感测装置和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耦接于该温度感测装置和该流体输送装置,该温度感测装置用于获取该功率最高的发热单元的温度并发送给该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比较该温度与第一预设值,若该温度高于该第一预设值,则该控制模块控制该流体输送装置传送该第二冷却液体至该第二连接管以及传送该第一冷却液体至该第一连接管;若该温度低于该第一预设值,则该控制模块控制该流体输送装置传送该第一冷却液体至该第一连接管。
较佳的,该流体输送装置包括收容槽和马达,该收容槽和该马达相连通,该收容槽用于容置该冷却液体,该马达用于驱动该冷却液体传送。
较佳的,该马达上具有用于出液的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该收容槽上具有用于进液的第一进液孔和第二进液孔,该第一连接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该第一进口与该第一出液孔密封连接,该第一出口与该第一进液孔密封连接,该第一冷却液体自该第一出液孔流入该第一连接管,并自该第一进液孔流入该收容槽,实现循环,该第二连接管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与该第二出液孔密封连接,该第二出口与该第二进液孔密封连接,该第二冷却液体自该第二出液孔流入该第二连接管,并自该第二进液孔流入该收容槽,实现循环。
较佳的,该第一连接管导引该第一冷却液体流经该多个发热单元的顺序为由功率高的发热单元依次流至功率低的发热单元。
较佳的,还设置有分隔板,用以区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空间,该多个发热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空间。
较佳的,该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水冷排和至少一个风扇,该至少一个风扇提供风流,以对流经该水冷排的该第一冷却液体进行散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包括:
上述的冷却系统;以及
数位微镜装置,该数位微镜装置包括多个发热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工艺方法
- 下一篇: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