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0079.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2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孟祥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带肋钢 模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钢模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2013),是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对组合钢模板的技术管理,提高组合钢模板产品的制作和使用质量,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效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而制定。
其中的钢模板,肋高为55mm,宽度、长度和孔距采用模数制设计。钢模板的宽度为100mm~750mm,长度为450mm~2100mm。钢模板经专用设备压轧成型并焊接。钢模板的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当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的有关规定,焊缝外形应光滑、均匀,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等缺陷,并不应产生咬肉、夹渣、气孔等缺陷。
此种钢模板的生产过程中,手工操作量较大,自动化生产程度低,生产成本高,质量不容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轧床和多组闪光焊接钳,将不同规格的带钢加工成为连续的、带有正交斜放肋的带肋钢板,经截断后在端部焊上端肋,制成双向带肋钢模板,且质量优良,成本低。
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其特征是:包括面板、侧肋、中间肋带钢、肋间焊接点、中间肋以及端肋;所述面板为采用带钢经轧制获得的钢模板的工作面板;所述侧肋设置在面板的两个对边上,且与面板的两个对边垂直连接;所述中间肋带钢为制作中间肋的带钢;所述肋间焊接点为相邻的两个中间肋带钢连接在一起的焊接点和中间肋带钢与侧肋之间连接在一起的焊接点;所述中间肋为中间肋带钢经加工后获得的垂直于面板的肋板;所述端肋为面板、侧肋以及中间肋加工组合后,经分段截断,采用带钢设置在面板端部垂直于面板的肋。
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连续辊轮轧床台面上将轧制面板和侧肋的带钢展开平铺,通过辊轮轧床两侧设置的轧轮将带钢的两侧轧制成与面板垂直、且转角处呈直角的侧肋;
步骤二、在面板上方的相邻每对闪光焊接钳之间通过辊轮送入中间肋带钢,且中间肋带钢的宽度与侧肋高度相等;在面板的上方和侧肋的外侧布置两排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且所述两排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相对于运行方向左右移动、前后移动以及上下移动;两排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的其中一排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用于对侧肋和中间肋每相邻一对的焊接,另一排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用于对中间肋每相邻一对的焊接;在对应焊接点位置的面板底部设置有与面板同时运动的两排单臂闪光焊接钳,同时将中间肋带钢与面板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两排单臂闪光焊接钳相对于运行方向左右移动、前后移动以及上下移动;通过辊轮的传动进行交叉依次焊接,每一排的三对以上闪光焊接钳在焊接过程中随辊轮的传动行进,每一排闪光焊接钳沿着纵向往复工作,并在行进中完成焊接;
步骤三、经过所述步骤二的连续焊接获得的工件,根据预设长度在行进中截断,将端肋焊接在双向带肋钢模板的两个端部,完成双向带肋钢模板的制造。
所述的带钢厚度为0.5mm~5mm、宽度为40mm~1200mm。
所述双向带肋钢模板的肋高为15mm~150mm、宽度为100mm~1200mm、长度为200mm~6000mm。
所述中间肋为正交斜放布置。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双向带肋钢模板及其制造方法,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手工操作量少,钢模板质量优良、整体性好,生产成本低,可以大量为工程建设提供物美价廉的钢模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板和侧肋用带钢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面板和侧肋用带钢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完成侧肋轧制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完成侧肋轧制后的轴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将中间肋带钢制成双向带肋钢模板中间肋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将中间肋带钢制成双向带肋钢模板中间肋的轴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未焊端肋的钢模板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未焊端肋的钢模板轴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钢模板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钢模板轴测示意图。
图中1-面板、2-侧肋、3-中间肋带钢、4-肋间焊接点、5-中间肋、6-端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0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框预埋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梁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