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923.8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况晓文;曹凤霞;阚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16;A61K47/48;A61P1/04;A61P1/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痛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情绪不佳会影响脾胃运化,气机不畅,痰湿凝聚,不通则痛,因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治宜舒肝和胃,理气化痰,所谓气机条达,通则不痛。
西医认为胃痛常见于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西医主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但胃痛症状常反复发作,需长期服药治疗。长期西药治疗不但花费大量金钱,而且某些患者往往显示疗效不佳。
目前临床治疗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临床应用后效果并不太明显,最重要的是现在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用药时间长,治愈率低,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三九胃泰,本方取中药三丫苦、九里香的第一个字,故名“三九”。三丫苦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九里香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两面针、广木香温中和胃,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云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生地凉血清热,养胃生津。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针对慢性胃炎胃镜所见充血、水肿、糜烂、萎缩等基本病变和胃脘胀痛、嗳气、纳差、乏力等主要症状,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夹湿夹瘀”。对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症没有特别疗效。而西药治疗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奥美拉唑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胀气、腹泻、便秘、上腹痛等。皮疹、ALT和胆红素升高也有发生,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及外周神经炎等。长期使用本品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的表现。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引起胃底部和胃体部肠嗜铬细胞增长,长期用药可能发生胃部类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舒肝和胃、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的和胃止痛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和胃止痛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吴茱萸2-3重量份、姜黄连6-8重量份、半夏6-8重量份、姜厚朴6-8重量份、蒲公英3-5重量份、海螵蛸3-5重量份、红景天3-5重量份、肉苁蓉3-5重量份、白芨3-5重量份、茯苓3-5重量份、乌药3-5重量份、浙贝3-5重量份、苏梗3-5重量份、佛手片3-5重量份、煅瓦楞子6-8重量份、甘草2-3重量份。
一种和胃止痛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处方称取各药,取吴茱萸、姜黄连、乌药、肉苁蓉、浙贝母粉碎成粗粉,用5-6倍重量份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药渣备用;
(2)苏梗、佛手加6-8倍重量份水,浸泡2小时,蒸馏提取1.5-2小时,收集挥发油,加入适量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蒸馏后的药渣与残留液另存;
(3)将步骤1、步骤2的药渣与半夏、姜厚朴、蒲公英、海螵蛸、白芨、茯苓、煅瓦楞子、甘草加入6-8倍重量份水,浸泡2小时,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加入95%乙醇调至乙醇浓度为45%-55%,放置24小时,过滤得醇沉淀,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60℃)的稠膏;
(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1稠膏合并,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再加入3重量份蔗糖和1重量份糊精混匀,加85%乙醇制成软材过一号筛,制颗粒,60℃烘干,整粒,得1000克。经环氧已烷灭菌后,放置7—10天,检验合格后分装入袋(15g/包),即得。
本发整方配伍严谨,君臣佐使明确,具有舒肝和胃、理气化痰的功效,本方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组方合理、方小药专,价格低廉,临床效果显著。
功能主治:本发明针对因情志不遂,所致肝气郁结,痰湿内阻引起肝气犯胃、痰湿内阻型胃痛、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适应症: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嘈杂吞酸,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舒肝和胃,理气化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未经胶州市人民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