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6872.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斗星;戴雨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G05B19/418;B60R16/023;C08L23/06;C08L63/00;C08L27/06;C08L25/06;C08K13/04;C08K7/1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汽车 车身 控制器 | ||
1.一种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包括上壳体(1)、PCB板(2)以及下壳体(3),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与下壳(3)体均由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PCB板(2)安装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3)之间,所述PCB板(2)两端各设有一个输出继电器(5),所述PCB板(2)中部设有MCU(7)、直流斩波器(4)和智能功率管(8),所述MCU(7)的控制模块与输出继电器(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空膛(9),所述PCB板(2)上设有与所述空膛(9)对应的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为一个具有内槽的框体,且内槽内设有两倒刺,所述空膛(9)与连接件(6)配合。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3)的高强度塑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5~25份、二甲酚树脂6~15份、高密度聚乙烯55~65份、聚丁二烯10~25份、聚氯乙烯15~30份、聚苯乙烯20~40份、三聚氰胺树脂醚3~5份、聚苯乙烯树脂30~50份、聚四氟乙烯2~6份、丁苯橡胶4~6份、异氰酸酯1份~5份、玻璃纤维12~15份、二氧化硅7~10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10份、增韧剂4~8份、分散润滑剂0.6~1.0份、石墨7~12份、偶联剂3~5份、抗氧化剂2~4份;
所述分散润滑剂为硬脂酸单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乙撑双硬脂酰胺、乙撑双月桂酰胺、乙撑双油酸酰胺、低分子量离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为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苯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3)的高强度塑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20~25份、二甲酚树脂10~15份、高密度聚乙烯60~65份、聚丁二烯15~25份、聚氯乙烯20~30份、聚苯乙烯25~35份、三聚氰胺树脂醚3~4份、聚苯乙烯树脂35~50份、聚四氟乙烯3~6份、丁苯橡胶4~5份、异氰酸酯2~5份、玻璃纤维12~14份、二氧化硅7~9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5~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5~8份、硬脂酸单甘油酯0.7~1.0份、石墨10~12份、N-(β一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4份、2,6-二叔丁基苯酚3~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采用CAN总线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继电器(5)对称安装在PCB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斩波器(9)额定工作电压在12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功率管(8)采用2SD大功率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2)采用光电隔离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汽车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对应于PCB板(2)上的插座、外接插头的位置处设有插孔和安装孔(10),电器盒、保险丝通过插孔与插座插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8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廓线质量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转窑双向挡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