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4784.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华;曾爱华;童万民;郭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02F9/02;F28D21/00;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浸出 冷却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油脂浸出的基本流程为: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油脂浸出系统通常包括溶剂蒸脱机、长管蒸发器、浸出器、汽提塔等,这些设备均需要实现蒸汽冷凝。
因此油脂浸出的工艺中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凝散热过程,但是现有的散热系统不能满足油脂浸出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且不能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对油脂浸出的过程进行冷凝散热,制冷稳定,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且易于拆卸。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泵,循环泵连通旋流除渣器,旋流除渣器通过进水管连通冷凝器组,冷凝器组通过回水管连通凉水塔,凉水塔与循环水池连通;冷凝器组包括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板式换热器组和列管换热器组并联设置;板式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板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组包括若干并联的列管换热器;冷凝器组连通有溶剂分水箱;
循环泵包括皮带轮,皮带轮通过螺纹装配与泵轴一端装配固定,泵叶轮通过螺纹装配与泵轴另一端装配固定;泵轴上设有轴承;泵叶轮与泵轴间的螺纹装配处套设有铜铅复合垫;
所述铜铅复合垫包括铜垫,铜垫两侧设有易熔铅合金垫圈;皮带轮与泵轴的连接处设有卡箍总成,卡箍总成包括卡箍垫,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对接将卡箍垫固定;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楔形;卡箍的两端设有卡箍耳;卡箍耳末端的内表面设有倒角;卡箍垫两侧设有平面结构,卡箍处于平面结构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铜垫的边沿处设有若干翅片,翅片的两端反向折弯。
进一步的改进,螺栓穿过卡箍耳上的螺栓孔将两个半圆环形的卡箍对接固定。
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对油脂浸出的过程进行冷凝散热,制冷稳定,能够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利用且易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泵的轴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铜铅复合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箍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箍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循环泵;1、凉水塔;2、循环水池;3、管道;4、回水管;5、冷凝器组;51、板式换热器;52、列给换热器;6、溶剂分水箱;7、旋流除渣器;8、进水管;11、泵叶轮;12、铜铅复合垫;13、轴承;14、泵轴;15、皮带轮;16、卡箍总成;21、铜垫;22、易熔铅合金垫圈;31、卡箍;32、卡箍耳;33、卡箍垫;3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脂浸出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工艺过程简述如下:
油脂浸出水循环散热,目的是为了实现溶剂冷凝实现溶剂的循环浸出,循环水池2的冷水通过循环泵A输送通过旋流除渣器7净化输送提供给换热器组5,板式换热器51采用两台分别对溶剂蒸脱机、第一长管蒸发器的大量溶剂蒸汽进行冷凝,列给换热器52多台并联分别为浸出器、第二长管蒸发器、汽提塔等实现蒸汽冷凝,液化溶剂集中流入溶剂分水箱6进行水分离,分水溶剂再进行回流循环实现浸出循环;集中回水管4的热水离开冷凝器继续输送进入凉水塔1实现散热降温,冷水落入循环水池不断循环完成溶剂冷凝的散热。换热器组的如图总管4、8接管方式有利冷凝器流量分布合理均匀。
循环泵A的工作可靠稳定是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要素,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泵的轴系结构组合进行创新设计,便于泵的快速拆卸维护;在实际的轴与孔配合传动螺纹装配中,为了能实现大承载功能需求,螺纹轴与相配套的类似螺帽部件的构件尺寸都较大,在装配时旋入往往都还很轻松便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实现承载力的自动不断锁紧,因而很可靠,但在需拆卸时,装配往往是非常紧,拆卸也十分困难,若能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简单的轻松拆卸,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创新设计的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4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香活体萃取技术
- 下一篇:一种车床用高效冷却液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