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果渣营养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2304.X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丁筑红;孟满;丁旭;柳飞;林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营养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刺梨果渣营养液及其对刺梨副产物果渣有效增值的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刺梨多富含有维生素C、糖类、微量元素及黄酮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二十多项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保健品领域得到重视和利用,每年果品加工企业产生大量的果渣,但副产物刺梨果渣常被作为废弃物而丢弃。目前,针对刺梨果渣副产物高值化增值处理技术和二次产品的开发研究欠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同时其黄酮类、VC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因此,研发提高刺梨果渣生物活性和保健特性技术及新产品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刺梨副产物果渣有效增值的处理技术从而得到刺梨果渣营养液,该营养液有效提升了刺梨果渣的经济价值和生理效能,且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时间短、安全性高;处理后产物可直接作为营养液产品加工或其他食品的营养配料或下游高端产品原料。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刺梨果渣营养液,是刺梨果渣经过发酵实现副产物有效增值处理而成,包括以下步骤:
A、刺梨果渣及干燥预处理:新鲜刺梨果,分拣清洗挑选,榨汁后留取果渣,将果渣于低温冷库-18℃冻结后,经55-60℃远红外鼓风干燥烘干备用;
B、嗜酸乳杆菌扩大培养处理,包括:
(1)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常规改良MRS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钠0.05g,吐温(TW)80为1.0mL,K2HPO4为2.0g,MgSO4·7H2O为0.2g,MnSO4·7H2O为0.05g,碳酸钙20.0g,质量体积比为1.5g/100mL的琼脂蒸馏水1.0L,自然pH,121℃,0.1Mpa灭菌30min,用于培养乳酸菌斜面菌种;
(2)液体种子培养基:常规改良培养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钠0.05g,吐温(TW)80为1.0mL,K2HPO4为2.0g,MgSO4·7H2O为0.2g,MnSO4·7H2O为0.05g,碳酸钙20.0g,蒸馏水1.0L,自然pH,121℃,0.1Mpa灭菌30min,用于乳酸菌菌种活化培养;
C、刺梨果渣加工处理:果渣干经粉碎过60-80目筛,以固液质量比1:10制取鲜果渣浆液培养基煮沸后冷却至30℃,接入10%的嗜酸乳杆菌GIM.1.208液体种子,在自然pH条件下,发酵培养24h-28h结束,得到果渣粉营养液,低温0-5℃保存。
根据后续用途设计进行相关调配加工处理。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刺梨果渣的经济价值和生理效能,且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时间短、安全性高;处理后产物可直接作为营养液产品加工或其他食品的营养配料或下游高端产品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刺梨果渣营养液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刺梨果渣营养液,是刺梨果渣经过发酵实现副产物有效增值处理而成,包括以下步骤:
A、刺梨果渣及干燥预处理:新鲜刺梨果,分拣清洗挑选,榨汁后留取果渣,将果渣于低温冷库-18℃冻结后,经55-60℃远红外鼓风干燥烘干备用;
B、嗜酸乳杆菌扩大培养处理,包括:
(1)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常规改良MRS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柠檬酸钠0.05g,吐温(TW)80为1.0mL,K2HPO4为2.0g,MgSO4·7H2O为0.2g,MnSO4·7H2O为0.05g,碳酸钙20.0g,质量体积比为1.5g/100mL的琼脂蒸馏水1.0L,自然pH,121℃,0.1Mpa灭菌30min,用于培养乳酸菌斜面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枸杞鲜品残次果系统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即食鱿鱼皮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