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015.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67;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移动 终端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当接收到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指令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是否为待机状态;如果判断出当前所处的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开启移动终端摄像头;采用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如果未检测到人脸,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误触模式。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移动终端携带时的误操作,且能有效避免由于移动终端误判使移动终端错误地进入防误触模式,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手机时经常会有一些误触,这对用户造成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防误触方式一般为:在激活屏幕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手机正面是否被遮挡,如果被遮挡则判定此时不是用户正常使用手机,启动防误触模式,而且不响应一般的触摸操作。然而,此种方法有以下缺点:
1,手机虽然被遮挡,但并不是误触的情况下时,那么会降低用户的操作效率。例如用户横向手持手机使用时,手指遮挡了距离传感器。
2,手机未被遮挡情况下的误触控无法避免。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能有效防止移动终端携带时的误操作,且能有效避免由于移动终端误判使移动终端错误地进入防误触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所述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指令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是否为待机状态;
如果判断出当前所处的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开启移动终端摄像头;
采用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
如果未检测到人脸,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误触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装置,所述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装置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指令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是否为待机状态;
摄像头开启模块,用于如果判断出当前所处的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开启移动终端摄像头;
人脸检测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
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未检测到人脸,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误触模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当接收到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指令时,获取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状态是否为待机状态;如果判断出当前所处的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开启移动终端摄像头;采用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如果未检测到人脸,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误触模式。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移动终端携带时的误操作,且能有效避免由于移动终端误判使移动终端错误地进入防误触模式,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操作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信号的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程序推荐方法及相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