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942.3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郝丽梅;闫小乐;庞绍芳;解忧;左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6 | 分类号: | C23C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基体 蒸馏水 无水乙醇 置换反应 制备 超疏水表 冲洗 树枝 溶解 超疏水表面 超疏水性能 硝酸银晶体 浸入 常规条件 均匀涂抹 晾干 接触角 十四酸 铜基板 氧化层 吹干 去除 海绵 下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该方法为:一、将硝酸银晶体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A;二、将十四酸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溶液B;三、将铜基体去除表面的氧化层,然后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冲洗干净,吹干待用;四、将铜基板浸入溶液A中发生置换反应;五、步骤四中得到的铜基体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冲洗干净,然后将溶液B均匀涂抹于中洗干净后的铜基体表面,晾干,然后用海绵轻擦该表面,即得。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铜基体上制备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可达156°以上,并且在常规条件下放置一年后超疏水性能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水表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都具有超疏水特性,如荷叶、芋头叶等表面具有超疏水自清洁性。受此激发,研究学者开展了超疏水特性的研究,目前这个方向已经发展成为表面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超疏表面通常采用低表面能和微纳米结构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超疏特性的。超疏水材料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中有广泛的应用,在金属表面构建超疏水薄膜可以增强金属的抗腐蚀能力。
随着人们对超疏水表面的深入研究,许多制备方法不断涌现,如电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刻蚀、阳极氧化、化学腐蚀、激光处理、电纺丝、溶胶凝胶等等。然而,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昂贵的材料、复杂的工艺控制和需要使用模板剂,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其在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树枝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在超疏领域备受关注,超疏领域中金属树枝结构的相关文献虽逐渐增多,但是,现有技术中研究人员将树枝结构应用到超疏领域的成功案例却很少,大多处于研究阶段,虽也出现了少量超疏表面具有金属树枝结构的报道,例如,Wang等通过电流交换反应技术在硅片上沉积了金属金,反应过程复杂,60分钟后才得到了树枝状的微/纳米双层粗糙结构,表面经十二烷硫醇修饰后,呈现超疏水性,但是这种方式工艺较为繁琐,而且制备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还面临很大难题,而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成功的利用简单的置换方法、快速地制备出银树枝超疏水表面,同时使获得的超疏水表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制备时间短,成本低,易于实现大尺度的工业化生产要求的在铜基体上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银树枝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可达156°以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硝酸银晶体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A;所述溶液A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003mol/L~0.177mol/L;
步骤二、将十四酸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B;所述溶液B中十四酸的浓度为0.05mol/L~0.3mol/L;
步骤三、将铜基体用水砂纸打磨,以去除铜基体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将打磨后的铜基体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冲洗干净,吹干待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吹干后的铜基体放入步骤一中所述溶液A中使之发生置换反应,时间为2s~50s;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铜基体依次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冲洗干净,然后将步骤二中所述溶液B均匀涂抹于冲洗干净后的铜基体表面,晾干,然后用海绵轻擦该表面,得到具有树枝状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铜基体。
上述的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步骤一中所述溶液A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05mol/L。
上述的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步骤二中所述溶液B中十四酸的浓度为0.1mol/L。
上述的一种制备银树枝超疏水表面的置换反应方法,步骤四中所述置换反应的时间为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点胶的定位治具
- 下一篇:用于反光布上胶的上胶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