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炼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678.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0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光;龚道程;张春林;李杨;高洁;周磊;王好;张志娟;高伟;周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化装 挥发性 有机物 组织 排放 模型 估算 方法 | ||
1.一种石油炼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采集石油炼化装置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信息以对其进行排放量估算,其特征在于,该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与计算机操作系统(5)连接的排放因子计算模块(1)、基础参数模块(2)、运算函数构建模块(3)及排放模型输出模块(4)四个部分,以及排放模型显示系统(6);
所述排放因子计算模块,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为四种等级,按计算准确度及优先级从低到高排序依次为:平均排放因子法、筛分法、层次排放因子法、关联方程式法;
所述基础参数模块包括活动数据部分、排放特征、排放因子及控制措施四个部分;
A、所述活动数据部分为装置工艺、装置加工能力、原辅材料及用量、产品与产量、装置年运行时间、设备组件清单、介质类型与组成数据;
B、所述排放特征部分具体为各装置区的设备组件泄漏率、泄漏浓度的区间分布、各装置区的无组织排放VOCs成分谱;
C、所述排放因子部分根据排放因子计算模块采用的四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按类别分为TVOC和具体VOCs成分的、装置和具体设备组件的、质量浓度和转变为化学活性的排放因子;
D、所述的控制措施部分为检测频率、维修率、修复率、损坏率的相关参数;
所述运算函数构建模块的运算函数包括泄漏浓度区间变化函数、泄漏率变化函数、排放因子变化函数及排放量计算函数4个部分;
所述排放模型输出模块包括排放特征预测数据的输出显示、多功能数据输出的显示;所述排放特征预测数据为:设备组件的泄漏率、泄漏浓度分布、排放因子;所述多功能数据为:利用不同计算等级得出的对于全部装置或单个装置以及设备组件输出基于TVOC和VOCs成分的排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油炼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特征部分所有设备组件的泄漏浓度区间分布四个区,即0ppmv、0~500ppmv、500~10000ppmv、>10000ppmv;
所述泄漏浓度区间和泄漏率变化函数TN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TNi——第i次检测时某类设备组件的泄露总数,个;
N(i,j)——第i次检测时第j区间某类设备组件的泄露数量,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油炼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组件各浓度区间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设备组件的平均排放因子,即:
式中:
FA——某类设备组件的TVOC平均排放因子,kg/(hr·个);
fi——某类设备组件i浓度区间的TVOC排放因子,kg/(hr·个);
Ni——某类设备组件在i浓度区间的数量,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油炼化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因子的归类根据工艺类型、设备组件类型及介质类型进行;
所述工艺类型分为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所述设备组件类型分为:阀门、法兰、丝扣连接、采样连接装置、开口管线、泵、压缩机和泄压装置;介质类型分为:气体/蒸汽、轻质液、重质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6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