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7071.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阴志勇;余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手制动 未锁紧 提醒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以提醒驾驶员拉紧手刹。本发明的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由检测手制动锁紧状态的手制动状态开关、警示控制单元、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构成,所述手制动状态开关、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分别与警示控制单元相连;所述警示控制单元在主驾驶安全带未系且手制动未锁紧时,进行报警提示。本发明的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通过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来判断车主是否要离开汽车,并在车主要离开汽车时,主动检测手制动是否锁紧并进行相关的提示,而且本发明还结合汽车倾斜角度来判断当前汽车是否必须要手制动锁紧,处理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辆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手制动作为车辆辅助制动装置,正确合理的使用可以避免车辆滑移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到。而由于多数车辆手制动锁紧提醒装置仅在仪表上有提醒符号显示,驾驶者疏忽时,仍会忘记锁紧手刹。即使有时有意识的拉手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存在手刹未能锁紧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发明出一种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以提醒驾驶员拉紧手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以提醒驾驶员拉紧手刹。
本发明的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由检测手制动锁紧状态的手制动状态开关、警示控制单元、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构成,所述手制动状态开关、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分别与警示控制单元相连;所述警示控制单元在主驾驶安全带未系且手制动未锁紧时,进行报警提示。
进一步地,为提高安全性,本发明有下述三种结合角度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具体如下:
1、所述警示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角度检测仪,所述警示控制单元检测到主驾驶安全带未系且手制动未锁紧时,通过角度检测仪来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若该倾斜角度超过预定角度范围,进行报警提示,否则不进行报警提示。
2、所述警示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角度检测仪,所述警示控制单元通过角度检测仪来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若该倾斜角度超过预定角度范围,则警示控制单元在检测到主驾驶安全带未系且手制动锁紧程度小于预定锁紧程度时,进行报警提示,否则不进行报警提示。
3、所述警示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角度检测仪,所述警示控制单元通过角度检测仪来检测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在主驾驶安全带未系的情况下,如果汽车沿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与手制动锁紧程度的比值大于预定值时,进行报警提示,否则不进行报警提示;所述手制动锁紧程度利用1-100范围内的整数来表示,数值越高,则表示手制动锁紧程度越高。
在汽车处于倾斜状态时,必须锁紧手制动,否则极易出现溜车的情况。上述三种控制系统通过角度检测仪来检测汽车是否处于倾斜状态,在汽车处于倾斜状态时才进行报警提示,而汽车处于水平状态时,难以发生溜车情形,因此不发出报警提示。整个系统的处理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控制单元还连接有车门锁控制开关,当警示控制单元进行报警提示时,禁止车门锁锁止。这样车主只能在锁紧手制动后,才能锁车离开,增加了对车主的强制性,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来说,所述警示控制单元为车内仪表盘和/或喇叭,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汽车装备,降低成本,所述警示控制单元的报警信号包括声、光报警。
本发明的汽车手制动未锁紧提醒控制系统通过主驾驶安全带状态检测开关来判断车主是否要离开汽车,并在车主要离开汽车时,主动检测手制动是否锁紧并进行相关的提示,而且本发明还结合汽车倾斜角度来判断当前汽车是否必须要手制动锁紧,处理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7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