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污微藻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1317.9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倩;周成旭;耿沙沙;叶央芳;骆其君;严小军;蒋莹;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02F3/32;C12R1/89;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通量 筛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筛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量筛选耐油污微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来源于生活污水、石油泄露、溢油及石油工业化学制品等的油污,是水体富营养化 重要的有机污染源。因此,油污水处理是水质保护和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消减工业油污 水排放、生活污水治理等领域,将耐油微藻或可利用油污组分的微藻接种到油污水中,一方 面微藻的增殖利用可消减油污,另一方面增殖的微藻生物量可以用于开发进一步的生物质 应用。而筛选合适的微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中,微藻对油污的耐受性分析是一个重要方 法。
但是,油污水是一类复杂的多源性污染物,来源于生活污水的、石油开采慢漏的、 突发性溢油的、石油化工的污染排放的、或其他生产劳动过程中排放的油污,其组分在各时 间、各案例中都可能各不相同;同时,油污染浓度的不同,也对微藻增殖造成不同影响。另 外,自然界中的微藻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微藻,受复杂多样的油污染源影响时,其细胞增 殖、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特征都是不同的;在不同季节、不同营养盐环境条件、不同的起始生 物量对油污染的响应差异也显著不同。
可见,在筛选耐油污微藻时,需设置油污染和微藻的多维度互作实验组,因此,筛 选和分析时,在方法学上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常出现大量实验组以及产生复杂的数据关系, 工作量大,数据量大且关系复杂,从而易造成结论的不确定性、以及筛查范围、筛查对象局 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筛选耐油污微藻的方法,可以高效的筛查高通量筛选耐 油污微藻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首先,分别将待检测的已经纯化的单种微藻,分别加入到已添加不同浓度的待 检测油水的培养基中进行微藻的增殖培养作为耐油污检测组;并设置2-6个平行样;
2)同时,将对应微藻分别加入无油污的正常微藻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微 藻的增殖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设置2-6个平行样;
3)对全部微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一次培养方式的增殖培养,对微藻生物量 变化进行每天连续检测,获得各组每天的生物量变化数据;
4)一次培养结束后,利用Simca-P计算机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5)结果的判别
根据PCA图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明显分开的微藻为受到对应油污染影响严重的种 类,为不耐油污种类;与空白对照组不能分开或分开无显著性的,为耐油污种类。
所述的微藻,指来源于淡水、海水、咸水或其他水域环境中的、已经纯化的可培养 的单细胞自养微藻或具有异养能力的微藻;
所述的油污水,指各种来源的油污染水,包括生活污水、石油工业污水来源的石油 化学品油污水、特殊劳动或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油污水等;或已经明确化学成分的油污 水;
所述培养基,指常用适宜微藻增殖的培养基,如f/2培养基,或在培养介质中添加 利于特异微藻正常增殖营养需求的培养基;
所述导入Simca-P软件的数据整理,指将观测的生物量数据作为X变量,实验组别 信息作为Y变量,导入Simca-P软件。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筛选实验中,根据微藻和油污水的特征,设置足够多的实验 组别:构建微藻种类、不同起始密度与油污水不同处理、不同浓度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多维 度相互关系实验组,应用Simca-P软件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可以确定出典型条件下耐受 油污的微藻。
附图说明
图1:4个微藻在4种石油化学品3个浓度下的生物量变化图;
图2:微藻对不同石油化学品响应的PCA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3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核苷酸酶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试管母种细菌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