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大型汽车顶部的天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459.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春;张韬;杨玉华;陈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精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16 | 分类号: | B60J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大型 汽车 顶部 天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通风通气情况下使用的天窗。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汽车通风通气情况下尤其是应用于货车类汽车顶部的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型汽车如公交汽车,货车,其顶棚上方都设置有天窗,其运用在于天气较热或闷的情况下,对公交汽车内或货车内进行通气换气,以保证具有车内具有良好的环境。
但现有的公交汽车上通常采用的是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实现对天窗的上台动作,完成车内的通风透气,而货车多数顶部没有天窗,而对于长途运输的货车,其驾驶座后排通常在晚上运用于驾驶人员的休息,这时候需要对车内进行通风,但如果打开车窗安全系数又没有保证;同时在天气情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仅使用风扇进行通风散热达不到要求,故也需要通过天窗进行通风透气,但如果使用传统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来顶升实现天窗的上抬,其需要人员施加给天窗一个向上的力,才能将天窗顶开,而对于货车司机来说,需要停车才能进行操作,人性化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汽车顶部的天窗装置,通过凸轮机构和旋钮机构的结合,来实现车顶天棚上天窗的顶升动作,具有操作省力,且内部结构简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的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型汽车顶部的天窗装置,包括:
顶盖组件;
凸轮机构,其包括机架,以及与所述机架相配合的凸轮件;
旋钮机构;
其中,所述凸轮件通过连接组件进而与所述顶盖组件连接,所述机架通过相配合的旋钮机构进而与凸轮件连接,以将顶盖组件顶升至一预定位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凸轮件的横截面被设置为U形结构,以在其内构成一空腔,且所述凸轮件长度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一曲面,以供所述顶盖组件在旋钮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曲面做预定的往复运动,所述凸轮件两侧自由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连接组件相配合的第一通槽及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孔方向与凸轮件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旋钮机构包括一盖端以及设置在所述盖端内的螺旋部,所述盖端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凹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内设置有防滑的多个条纹,且相邻的收缩部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旋钮机构与机架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相配合的波形弹性垫圈,所述旋钮机构伸出机架组件的一端,其在与凸轮件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推力轴承及E形的第一轴用卡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用于连接机架、凸轮件以及顶盖组件的第一轴件;
用于连接机架、凸轮件的第二轴件;
用于连接顶盖组件、机架的第三轴件;
其中,所述第一轴件、第二轴件、第三轴件分别通过相配合的轴套件进而与机架、凸轮件、顶盖组件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两组与机架底面垂直的第二通槽,以与所述第一轴件、第三轴件相配合使顶盖组件沿预定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轴件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所述顶盖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轴件、第三轴件相配合的第三通孔及第三通槽;
所述旋钮机构通过相配合的长螺母进而与凸轮件连接,所述第一轴件贯穿所述长螺母进而与机架、顶盖组件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轴件的两侧端部与机架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一弹簧进而连接;
所述第三轴件的两侧端部与机架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二弹簧进而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弹簧。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架、顶盖在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时,通过多个轴垫片进行限定,所述连接组件通过相配合的E形的第二轴用卡圈对机架、顶盖的位置进行限定。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机架相配合的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扣相配合的安装孔。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由于其采用了凸轮机构和旋钮机构来代替原有的四边形上抬机构,其更省力,且结构简单紧凑,利于实施,具有更好的产品结构稳定性。
其二,本发明中旋钮机构的独特结构设计,使得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能,更省力,更好的产品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精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绵阳精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0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