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飞轮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176.3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照明;曹平;项劲柏;朱华维;黄龙云;郑伟;张先明;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铁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F16F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汽车飞轮 环形排布 紧贴 加工 呈喇叭状 竖直边 水平边 圆心角 齿槽 底面 轴向 连通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飞轮及加工方法,该汽车飞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及第三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和所述第二圆柱的内部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排布的四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呈弧形,且所述第一孔的弧形的圆心角为65°~75°,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排布的四个L型的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凸起的竖直边紧贴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所述凸起的水平边紧贴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圆柱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内侧面沿轴向开设有齿槽;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飞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飞轮是发动机在曲轴后段的较大的圆盘状的零件,它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具有以下功能:将发动机做功行程的部分能量存储起来,以克服其他行程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其装有与起动机啮合的齿圈,便于发动机启动;汽车飞轮的一面与安装在飞轮上的离合器的摩擦片贴合,把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统连接起来。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飞轮,由于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飞轮及加工方法,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飞轮,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及第三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径为所述第三圆柱的外径的2.5倍,所述第一圆柱和所述第二圆柱的内部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排布的四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呈弧形,且所述第一孔的弧形的圆心角为65°~75°,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排布的四个L型的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凸起的竖直边紧贴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所述凸起的水平边紧贴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圆柱的内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凹槽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内侧面沿轴向开设有齿槽。
其中,所述第一孔的弧形的圆心角为68°。
其中,所述第一圆柱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圆柱的宽度的1/3,所述第三圆柱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圆柱的宽度的0.8倍。
其中,所述凹槽的喇叭形的张口的角度为30°。
其中,所述第一孔的靠近所述凹槽的中心的一边缘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U槽。
一种用于所述汽车飞轮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毛坯件的外径A为定位中心,B为定位面,铣、钻粗加工第二孔;
步骤2)、液压卡盘三爪内撑内径C,并抵紧D面,以固定步骤1)中的产品,端面刀粗精加工第二圆柱的外圆面、第三圆柱的外圆面,并用镗孔刀加工第二孔;
步骤3)、液压卡盘三爪外夹外径为E的定位面,以固定步骤2)中的产品,端面刀粗精加工第一圆柱的外圆面,并用镗孔刀加工第二孔;
步骤4)、以治具的内径F、G平面定位步骤3)中的产品,端面刀精加工第二圆柱的外圆面、第三圆柱的外圆面;
步骤5)、以内径为H、平面为I的治具定位步骤4)中的产品,加工凹槽、凸起、第一孔。
步骤6)、以内径J、凸起平面为K的治具定位步骤5)中的产品,拉刀拉齿加工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铁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铁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