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7084.5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战;梅鸿献;刘艳阳;杜振伟;武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芝麻 细胞核 雄性不育 分子 标记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其中所述分子标记为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InDel70F和InDel70R,利用所述引物对隐性纯合不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长度为140bp、对显性纯合可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长度为130bp、对显性杂合可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为两条,其中一条的长度为140bp,另一条的长度为130bp,利用此分子标记可以进行芝麻雄性不育辅助选育,缩短转育周期,提高转育效率,可省去转育过程中每代需自交鉴定其不育性的繁琐程序,将传统的表现型选择转化为基因型选择,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利用该分子标记在苗期对芝麻雄性不育系进行鉴定不仅可以保证芝麻种子生产的纯度,而且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Sesamum indicum L.)属胡麻科胡麻属,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更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增加芝麻产量、提高芝麻生产效率是芝麻研究的重大课题。芝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单产低而不稳。芝麻品种对环境变异十分敏感,包括对病害、渍害缺乏耐力以及对光照温度变化的反应。实践证明芝麻杂交种兼具高产,适应性强两方面优势。目前,芝麻采用雄性不育两系法进行杂交制种,生产上应用的二系制种技术尚不够完善,生产群体只有50%的不育株,制种过程中需要在开花期根据花药特征拔除母本行中的可育株。这样既费时费力,增加了种子生产成本,而且种子的纯度也得不到保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芝麻杂交种走向应用,因此对芝麻不育系的早期鉴定就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芝麻雄性不育的研究逐渐从细胞学、形态学、生物化学转向分子生物学。芝麻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急需由表型鉴定发展为基因型鉴定,开发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简单实用分子标记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鉴定途径,适合于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早期鉴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为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InDel70F:5′CCCCAACATCCATCCCCATCCT 3′和InDel70R:5′TGGTGTGATTAATGAAGCAAGCG 3′,利用所述引物对隐性纯合不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长度为140bp、对显性纯合可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长度为130bp、对显性杂合可育株扩增时,扩增片段为两条,其中一条的长度为140bp,另一条的长度为130bp。
本发明另一面,一种利用分子标记鉴定芝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芝麻不育材料ms86-1与芝麻可育材料豫11号进行杂交,F1代自交产生F2代分离群体;
提取芝麻不育材料ms86-1、芝麻可育材料豫芝11号和F2代分离群体的叶片总DNA;
开花期,进行雄性不育性鉴定,挑选不育与可育植株各50株,DNA等量混合,分别构建不育与可育混合池;
对父本、母本和两个混池的DNA分别进行酶切并进行测序;
通过在亲本和混池中开发SLAF标签,获得亲本中存在多态性的SLAF标签并进行关联分析;
以所述分子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片段,若扩增片段长度为140bp,则为隐性纯合不育株;若扩增片段长度为130bp,则为显性纯合可育株;若扩增片段为两条,其中一条的长度为140bp,另一条的长度为130bp,则为显性杂合可育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7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