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骨架光纤环绕制夹具及绕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5374.6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柳吉铭;郭葆玲;李斌;宋承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光纤 环绕 夹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骨架光纤环绕制夹具,及使用该夹具进行光纤环绕制 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环作为光纤陀螺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光纤陀螺仪的性能,绕制高质量的光纤环对光纤陀螺仪的性能十分重要。用 于光纤陀螺仪的传统的光纤环是绕制在金属支架上的,在温度变化、机械振 动等会导致光纤环的性能劣化。
此外,由于传统的光纤环绕制方法不能去除金属支架,这造成了光纤陀 螺仪的质量和体积增加。目前虽然有不少关于无骨架光纤环及绕环装置的相 关报道,但现有的无骨架光纤环绕制夹具结构及绕环方法较复杂,在实际使 用中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将光纤绕制成光 纤环并将其脱环制作成无骨架光纤环、保证光纤环无损、并提高光纤环性能 的夹具。
与其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夹具的绕制方法,该方法便于操作、 使用方便,提高了光纤环的绕制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骨架光纤环绕制夹具,包括左挡板、右挡 板和缠绕轴;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相对地安装于缠绕轴的两端;在所述左挡 板和右挡板上均设有出纤孔;所述缠绕轴包括一对分离的第一半圆柱和第二 半圆柱,所述第一半圆柱与第二半圆柱在对接时中间形成一缝隙;该缠绕轴 的轴外径大于待绕光纤的最小弯曲直径,该缠绕轴的内径与光纤绕环机固定 部件匹配。
优选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在该安装 部上开设多个安装孔。
优选地,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缠绕轴两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左挡板和 右挡板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孔与缠绕轴固定相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圆柱和第二半圆柱之间的缝隙距离为0.5~1mm。
优选地,所述出纤孔位于左挡板、右挡板与所述缠绕轴相接处。
优选地,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为环形。
本发明提出的光纤环绕制夹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该夹具及方 法制作的无骨架光纤环脱骨方便,不容易损伤光纤,光学性能稳定,质量一 致性及可靠性高。
一种上述夹具进行光纤绕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待绕光纤类型及待绕光纤长度,设定缠绕轴的外径及左挡 板与右挡板的距离;
步骤2:计算所需光纤长度以准备足够长的光纤,将开始缠绕的一端尾 纤从左挡板的出纤孔引出,盘成圈状并固定在左挡板的外侧;
步骤3:通过缠绕轴将光纤绕制夹具固定在光纤绕环机上进行光纤环绕 制,留足尾纤长度;
步骤4:绕纤完成后,将光纤环绕制夹具从光纤绕环机上取下;
步骤5:去除缠绕轴上固定右挡板的螺钉,移开右挡板,用光纤环用胶 将该侧光纤固定;
步骤6:去除缠绕轴上固定左挡板的螺钉,由于缠绕轴是由两个不完整 的半圆柱组成,在左右两端挡板固定螺钉去除后,缠绕轴两个半圆柱松动并 可向中心移动,将缠绕轴抽出;
步骤7:移开左挡板,用光纤环用胶将该侧光纤固定,至此便得到一个 无骨架的光纤环;
步骤8:用光纤环用胶对光纤环进行补胶固化;
步骤9:用光时域反射仪测量光纤环的光纤长度,截除多余尾纤。
本发明中该夹具的绕制方法,便于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光纤环的绕 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夹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夹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夹具中缠绕轴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夹具中缠绕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发明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无骨架光纤环绕制夹具,包括左挡 板1、右挡板2和缠绕轴3;在本实施例中左挡板1和右挡板2的结构相同, 左挡板1和右挡板2为环形。
本发明中的左挡板1和右挡板2相对的安装于缠绕轴3的两端;在所述 左挡板1和右挡板2上均设有出纤孔4;出纤孔4开设于左挡板1、右挡板2 与所述缠绕轴3相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