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炎症和治疗眼科疾病功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225.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寒梅;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8/17;A61P35/00;A61P29/0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炎症 治疗 眼科 疾病 功能 融合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炎症和治疗眼科疾病功能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整合素亲和性和结合能力的一类整合素阻断剂的融合蛋白,采用一种刚性(R)或柔性(F)的Linker将两种多肽融合分别得到蛋白A和蛋白G,能提高药效,延长半衰期,增强稳定性,并且具有作用效果强,毒性小等特点,可用于实体肿瘤和各类炎症及新生血管类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发明的融合蛋白结构具体包括:两种血管生成抑制多肽及其中间的氨基酸链接Linker,该融合蛋白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或者真核细胞表达,进行蛋白的分离、GST亲和层析柱的纯化得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炎症和治疗眼科疾病功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关节炎、细菌引起的炎症、眼科疾病(如AMD)等疾病均被称为血管相关性疾病。
近年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长。无限制生长、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主要措施。1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依赖血管新生的理论,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它不仅向肿瘤提供营养,也向宿主输出大量的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绝大多数恶性实体肿瘤如卵巢癌、肝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都是血管依赖性肿瘤。新生血管一方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和氧气,另一方面还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因此,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是重要的抗癌措施。
关节炎类炎症疾病,是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这其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在全世界约为0.5%-1.0%,RA的发病在我国约为0.4%,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患者常以手部或腕部疼痛及肿胀(特别是腕背部的肿胀)为首发症状,症状持续不缓解,普通的对症治疗虽可以缓解症状,但常常由于用药不规则或不足量而导致症状反复。病情进展时可以出现明显的晨僵,通常可达1小时以上,并不断加重;同时出现一定的关节功能障碍。其基本病理特点是血管炎和滑膜炎。关节内滑膜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翳,导致滑膜增厚,渗出增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侵犯软骨并引起骨质损害。对其周围的肌腔、韧带、腱鞘以及肌肉等组织也均可侵蚀,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容易发生关节畸形而出现功能障碍。血管炎亦可侵犯周身各脏器组织,形成系统性疾病。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血管新生是一种标志性的组织学改变,新生血管形成伴随滑膜增生和炎细胞浸润,是其中血管翳形成及关节破坏的基础。原来应该没有血管存在的关节软骨因某种异常变化,而形成新的血管,使得软骨受到侵蚀,造成关节变形或疼痛。新生血管引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发生异常变化。所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或治愈关节炎类炎症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