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4071.2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成;陈哲民;蒋光浚;黄纪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2 | 分类号: | B62J1/12;B62H5/00;E05B83/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 ||
1.一种摩托车,包含:
一车体,包括一车壳、一位于该车壳中的置物箱、一枢转地封盖该置物箱的坐垫,及一位于该车体上的后握把;及
一开启系统,包括一设于该后握把的触碰感应装置,及一与该触碰感应装置讯号连接以控制该坐垫开启的控制器,当使用者触碰该触碰感应装置时,该触碰感应装置能令该控制器开启该坐垫;
其中该触碰感应装置具有一位于该后握把中的中空状基座、一安装于该基座中且与该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感应器,及一与该基座相配合且部分凸出该后握把而能相对感应器在一非感应位置与一感应位置间移动的触发单元,当在该非感应位置时,该坐垫封盖该置物箱,当在该感应位置时,该控制器开启该坐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定义一通过该摩托车的中心且沿该摩托车的车长方向延伸的车身中心线,及两条分别相对该中心线倾斜且交会中心线上的第一延伸线,从该摩托车的俯视方向观之,所述第一延伸线与该中心线形成有两个位于该中心线两侧且角度不大于75°的安装角,而该触碰感应装置是位于所述两条第一延伸线所形成的夹角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身中心线是通过该触碰感应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触碰感应装置还具有一两端分别顶抵该基座与该触发单元的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基壁、两分别由该基壁的相反两侧同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两相间隔地连设该基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及一下压挡件,该基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绕界定出一个形成有一插口的容置空间,该触发单元是穿置该插口而伸入该容置空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是顶抵于该基壁,该感应器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而该下压挡件是由该基壁朝向该插口方向凸出而位于该容置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触发单元具有一与该基壁相间隔且部分凸出该后握把的触发件、两相间隔地由该触发件沿所述第一侧壁而伸入该容置空间的导引件,及一介于所述导引件之间并由该触发件朝向该感应器方向延伸而伸入该容置空间的延伸件,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是顶抵于该触发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还具有两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卡块,而该触发单元还具有两分别凸设于所述导引件且能与所述卡块对应卡合的弹开挡件,当在该非感应位置时,所述弹开挡件与所述卡块相互卡合,当在该感应位置时,所述弹开挡件与所述卡块相间隔,而且该感应器可感应该延伸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开启系统还包括一设置于该车壳内且与该触碰感应装置电连接的固定式无线感应器,及一能与该固定式无线感应器相配合的活动式无线感应器,当该固定式无线感应器与该活动式无线感应器配对时才启动该触碰感应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触碰感应装置定义有一通过该感应器与该触发单元的延伸件的中轴线,及两条分别通过该触发件与所述导引件连接处且交会于该中轴线上的第二延伸线,该中轴线与地面间形成有一不大于45°的倾角,每一第二延伸线与该中轴线形成有一不大于60°的碰撞角,在所述碰撞角内的作用力能驱动该触发单元由该非感应位置移动至该感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0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
- 下一篇:一种易拆除便携自行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