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260.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孟英;班立权;代宏泽;吴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胡君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an 通信协议 实现 柴油机 调速 控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接口单元(1)、含有对应多种CAN通信协议的多个协议模块的CAN协议解析单元(2)、以及用于执行基于CAN通信协议通信的CAN通信单元(3),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的一端通过所述总线接口单元(1)与机车主控制系统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CAN通信单元(3)与柴油机的电喷控制系统连接,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调用所述协议模块对机车主控制系统与柴油机的电喷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数据进行解析以执行所需类型的CAN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接口单元(1)包括相互连接的双口RAM模块(11)以及总线驱动模块(12),所述双口RAM模块(11)通过双口RAM接收、发送两路基于CAN通信协议的通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信单元(3)包括两路CAN通信通路,每路所述CAN通信通路均包括相互连接的CAN控制器以及CAN通信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机车主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信号给电喷控制系统的电流信号输出单元(4),所述电流信号输出单元(4)与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信号输出单元(4)包括依次连接的D/A转换模块(41)、用于执行隔离以及运算放大的隔离运放模块(42)以及用于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的电压电流转换模块(4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机车主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PWM信号给电喷控制系统的PWM信号输出单元(5),所述PWM信号输出单元(5)与所述总线接口单元(1)连接;所述PWM信号输出单元(5)包括依次连接的PWM信号采集模块、光耦隔离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多CAN通信协议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包括用于执行解析的单片机电路以及用于执行逻辑控制的CPLD电路。
8.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柴油机调速控制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对目标柴油机进行调速控制时,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接收机车主控制系统输出的控制数据,根据所需执行的CAN通信协议类型调用对应的协议模块对接收到的控制数据进行解析,解析得到的控制数据发送至目标柴油机的电喷控制系统;目标柴油机的电喷控制系统实时输出运行数据,所述CAN协议解析单元(2)接收所述运行数据,并调用对应的协议模块对接收到的运行数据进行解析后反馈给机车主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到的控制数据进行解析具体为:通过所述总线接口单元(1)中双口RAM模块(11)接收两路控制数据,分别调用对应的协议模块对两路所述控制数据进行解析,解析得到的控制数据分别通过所述CAN通信单元(3)中两路或一路CAN通信通路进行发送;所述对接收到的运行数据进行解析具体为:通过所述CAN通信单元(3)中两路CAN通信通路接收一路或两路运行数据,调用对应的协议模块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解析,解析得到的运行数据通过所述双口RAM模块(11)进行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解析时具体通过读取所述双口RAM模块(11)中双口RAM的配置信息区,获取得到包括通信方式以及待解析数据信息的配置信息,所述通信方式包括所需采用的所述CAN通信通路以及CAN通信协议类型,根据获取的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所述双口RAM的数据区接收、发送两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32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高效环保燃油设备
- 下一篇:用于涡轮增压器驱动的冷却剂泵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