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二苯胺‑芴的二酸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199.3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海;孟诗瑶;孙宁伟;赵晓刚;冯非;王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9/60 | 分类号: | C07C229/60;C07C227/18;C08G69/3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单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聚酰胺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酰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芳香的聚酰胺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然而,由于其刚性的骨架和分子链间强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具有难熔难溶的性质,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聚酰胺的主链中引入大体积的非共平面的基团,可以有效阻止分子链的堆积,增大自由体积,从而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在聚酰胺主链中引入螺旋桨形的三苯胺基团,可以在不损失热性能的同时,增大聚合物的溶解性和成膜性;并且,三苯胺容易形成稳定的单阳离子自由基,在此过程中伴随着颜色的变化,可以增加聚酰胺在电致变色领域的应用(Hsiao S H,Liou G S,Kung Y C,Chang Y M,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2010,48,2798-2809)。
然而,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聚酰胺的品种较少,因此,设计合成新型的含三苯胺单元的二酸单体,并由其制备聚酰胺变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新型二酸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所述式Ⅰ中的R1、R2相同或不相同,为氢、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基。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以摩尔比为1:2~3:2~3的9号位具有取代基的2-氨基芴、对氟苯腈、氟化铯为原料,加入溶剂使反应体系的总固含量为10%~30%,在搅拌、氮气保护下,于80~200℃反应6~48h;冷却后出料于冰水中,粗产物用水洗2~5遍,冰醋酸重结晶,得到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氰基化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产物和氢氧化钾以摩尔比1:10~30的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体积比为1~3:1的乙醇和水,使反应体系总固含量为5%~30%,在搅拌下,于回流温度反应30~120h;冷却后,用浓盐酸调节pH=2~4,过滤,所得的粉末用水洗2~5遍,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经过核磁测试证明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
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其中,2-氨基芴中的取代基R1、R2相同或不相同,为氢、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基。
步骤1)中的所述的溶剂可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以上。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容器包括有磁力搅拌子和冷凝管。
步骤2)中所述的浓盐酸的浓度为6~12mol/L。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在制备聚酰胺方面的应用,是以该二酸单体为反应物,与不同二胺单体反应制备聚酰胺。
本发明所述的以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为反应物制备聚酰胺的方法为:以摩尔比为1:1的二胺单体和含有二苯胺-芴结构的二酸单体为原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反应体系总固含量为15%~25%,然后向其中加入与二酸单体摩尔比为3~5:1和4~7:1的亚磷酸三苯酯和吡啶,再加入与二酸单体和二胺单体质量和比为0.2~0.4:1的氯化钙,在氮气保护下,100~120℃下反应3~5h,产物出料于甲醇,再依次用乙醇、水和乙醇回流洗涤,干燥后得到聚酰胺粉末。
其中,二胺单体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1,1-二(4-氨基苯基)环己烷、2,7-二氨基芴,9,9-双(4-氨基苯基)芴、N,N-双(4-氨基苯基)-9,9-二甲基芴。
聚酰胺合成反应式如下:
其中n为10~70之间的整数。
Ar为芳香族二胺去除端胺基后剩余的基团,可以但不局限为具有式1~式10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丁卡因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2-溴-5-硝基苯胺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