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及压缩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9247.5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宏;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05 | 分类号: | H02P21/05;H02P21/22;F04C28/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转矩补偿 回转振动 压缩机控制系统 方法和装置 转矩补偿量 基础信号 目标转速 转速计算 补偿电流 给定电流 通用性强 增益计算 转速波动 转速获取 鲁棒性 容忍度 自适应 反馈 预设 叠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压缩机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压缩机的目标转速和反馈转速,并根据目标转速和反馈转速计算压缩机的波动转速;根据波动转速获取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基础信号;根据波动转速计算压缩机的波动程度,并根据预设的转速波动容忍度与波动程度获取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增益;以及根据转矩补偿基础信号和转矩补偿增益计算压缩机的转矩补偿量,并将转矩补偿量对应的补偿电流叠加到压缩机的q轴给定电流以对压缩机进行控制。该方法能够根据波动转速自适应的减少压缩机的回转振动,并且简单可靠、鲁棒性强,且与压缩机的具体参数无关,通用性强,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装置以及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设备如空调、冰箱等领域,变频驱动式压缩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逐步取代原定速式压缩机的趋势。
然而,由于冷媒压缩的原理决定了在一个机械周期内吸气腔和排气腔的容积与压力的变化是不平顺的,对于压缩机而言,将产生一个以机械旋转周期为周期的负载扰动,该扰动会使压缩机的缸体产生一个同频率的切向振动,称为回转振动。
由于回转振动的频率与制冷设备整机的共振频率很接近,因此是有害的,尤其是中小功率单转子压缩机更加明显。因此,需要对压缩机的回转振动进行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能够根据波动转速自适应的减少压缩机的回转振动,并且简单可靠、鲁棒性强,且与压缩机的具体参数无关,通用性强,易于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装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机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压缩机的目标转速和反馈转速,并根据所述目标转速和所述反馈转速计算所述压缩机的波动转速;根据所述波动转速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基础信号;根据所述波动转速计算所述压缩机的波动程度,并根据预设的转速波动容忍度与所述波动程度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增益;以及根据所述转矩补偿基础信号和所述转矩补偿增益计算所述压缩机的转矩补偿量,并将所述转矩补偿量对应的补偿电流叠加到所述压缩机的q轴给定电流以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回转振动的抑制方法,根据波动转速获取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基础信号,并根据波动转速计算压缩机的波动程度,以及根据预设的转速波动容忍度与波动程度获取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增益,以及根据转矩补偿基础信号和转矩补偿增益计算压缩机的转矩补偿量,并将转矩补偿量对应的补偿电流叠加到压缩机的q轴给定电流以对压缩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根据波动转速自适应的减少压缩机的回转振动,并且简单可靠、鲁棒性强,且与压缩机的具体参数无关,通用性强,易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波动转速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基础信号,包括:对所述波动转速进行微分处理以获得第一值;对所述第一值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以获得所述转矩补偿基础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波动转速计算所述压缩机的波动程度,包括:计算所述波动转速的绝对值;对所述波动转速的绝对值进行滑动平均计算以获得所述压缩机的波动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预设的转速波动容忍度与所述波动程度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转矩补偿增益,包括:获取所述预设的转速波动容忍度与所述波动程度之间的差值;对所述差值进行比例积分控制以获得第二值;对所述第二值进行第一限幅处理以获得所述转矩补偿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