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静脉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078.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宜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006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识别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静脉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包括密封腔体和控制器,密封腔体的上方设有若干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密封腔体上设有静脉识别区;密封腔体上设有遮光板;静脉识别区的下方设有滤光片;静脉识别区上设有感应电路,感应电路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摄像头;摄像机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控制器内设有储存器;识别方法为将三个摄像机拍摄到的三张手指轮廓图像进行编号;第二步:分别将三张手指轮廓图像做宽度测量,并进行比对,最大值所对应的图片为最佳图像;将最佳图像的特征码进行提取,将特征码储存或者与储存的信息进行比对。本发明降低手指水平放置的限制要求,提升静脉识别设备易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指静脉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识别产生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化时代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的需求应用越来越多,更要求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传统的身份认证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身份标示物(如钥匙、证件、卡等)的身份认证,另一种是基于身份标示知识(如密码、卡号、用户名等)的身份认证。但两者都存在着各自难以克服的缺陷:标示物容易丢失或被伪造,标示知识容易遗忘或被记错;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往往无法区分标示物的真正拥有者和取得标示物的冒充者,一旦他人获得这些标示物,就可以拥有相同的权利。美国一年有上亿美元福利款被人以假冒身份领取。据Master Card公司估计,每年约有4.5亿美元的信用卡诈骗案发生,其中就包括利用丢失和被盗的信用卡犯罪,如果销售场所可以准确地鉴别持卡人的身份就会大大减少这类诈骗案的发生。另外,由于使用盗窃来的身份识别码(PIN)而造成的移动电话通信的损失高达10亿美元。据估计,利用可靠的方法鉴别ATM持卡人的身份,可以使全美国每年由于ATM诈骗案造成的损失减少3亿美元,可靠地鉴别支票领款人可以减少上亿美元的冒领金额。随着网络的发展,非法登录计算机的案件正里上升趋势,有效的身份鉴别技术可以防止这类案件的发生。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技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 ldentification Techn010gy)呼之欲出。静脉识别技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由于静脉中血流状态因人而异,因此,只有当从近红外线摄像画面中得到的静脉类型与预先登录的静脉类型完全吻合的用户才能得到确认,否则便不能进入信息系统。这不仅使安全保密程度大大提高,而且让使用者的登录更加便捷。静脉识别,生物识别的一种。静脉识别是一种通过近红外线照射手指,用CMOS或CCD镜头获取手指静脉分布图,依据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并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特征值存储。静脉识别时,实时采取手指静脉分布图,运用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采用匹配算法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技术,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属于生物体识别技术,都可以准确的识别单一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宜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宜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集手掌静脉图像的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