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7752.8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峰;梁泳坚;叶镇球;冯元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士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6 | 分类号: | G01M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仪 汽车前照灯 传动组件 感光组件 智能 光强检测元件 位置感应装置 初步定位 供电模块 光强数据 检测位置 数据有效 蓄电模块 电源线 检测 光强 联动 感知 束缚 汽车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本发明的一级感光组件可对汽车前照灯的光强最大的区域进行初步定位,而二级感光组件可对光强最大的区域进行精确定位,从而让检测仪本体的光强检测元件能正对光强最大的区域,以获得精确的光强数据。通过传动组件的联动,使得检测仪本体可智能地定位,且定位速度非常的快;本发明设有的位置感应装置可感知汽车是否处于正确的检测位置,确保检测仪本体所检测到的数据有效。同时,由于供电模块和蓄电模块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传动组件可以不被电源线所束缚,运行更安全。本发明用于汽车前照灯参数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
背景技术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是用来检测汽车前照灯的发光强度以及光轴偏移量,适用于机动车检测站,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配套4S店,农机监理部门对拖拉机、汽车的前照灯进行检测与调整。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各类汽车前照灯检测仪,作为一款检测仪,其检测结果是否能准确的反映实际的汽车前照灯光束光强情况是一个难点,主要因素在于:在检测汽车前照灯时,检测仪本体的中心要正对于当前汽车前照灯最强的光束区域。在国外的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中,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仪本体周围安装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判断当前光强分布情况提示检测员移动检测仪本体来保证检测仪本体的中心就是汽车前照灯的最强光区域。此方法的检测精度并不会太高,而且耗费人力及时间,而且现有的汽车前照灯检测仪也不能检测LED前照灯的偏角。同时,汽车前照灯的光强检测要求在规定的距离上进行检测,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针对手动式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不足,国内推出了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把检测仪本体安装的水平行走结构上,由于检测仪本体本身有识别光强分布的能力,通过检测仪本体控制机构水平行走及灯箱上下移动来跟踪定位最强光区域。虽然这种方法解决了手动式前照灯检测仪的不足,但是需要检测仪本体来判断最强光区域,因为检测仪本体的受光面积有限,需要在水平方向多次来回走动灯箱垂直方向依次向上或向下移动来跟踪定位到最强光区域,所以软件处理数据量大、检测时间比较久,而且经常会错过光强的最高的位置,导致定位失败。
而且,现有的轨道式的汽车检测仪,电源线是直接连接在检测仪本体上或电源线通过移动机构连接在检测仪本体上。这样在移动机构行走在导轨上时,长长的电源线经常会与地面摩擦,甚至电源线可能会被夹在导轨与移动机构的连接处,使得电源线磨损。而更严重的情况是电源线被夹住,移动机构的行走行为会让检测仪本体被电源线扯坏。同时,由于长长的电源线容易打结和互相缠绕,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移动机构的行走行为很可能造成电源线插头脱离插座,造成数据丢失,需要重新检测,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智能全自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包括传动组件、开口向前的光线接收腔的检测仪本体、一级感光组件和二级感光组件,所述检测仪本体、一级感光组件设在传动组件上,二级感光组件设在检测仪本体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可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检测仪本体和二级感光组件均可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一级感光组件可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检测仪本体内设有光强检测元件,所述二级感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光强检测元件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的光敏元件;
第一导轨的前方设有位置感应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感应组件和后感应组件,所述前感应组件设置在后感应组件的前方,所述前感应组件和后感应组件均可感应其前方的障碍物;
第一导轨的末端或第一导轨的旁侧设有供电模块,第二导轨上设有可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的蓄电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互垂直,第一导轨沿水平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士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士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7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