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器、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523.2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源;施泽忠;毕德煌;岳增全;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器 汽车 转向 控制系统 | ||
1.一种转向器,包括箱体、两齿轮齿条机构、以及两拉杆;所述箱体包括轴筒部、以及与所述轴筒部连接的安装部,每一所述拉杆部分收容于所述轴筒部的一端,所述两齿轮齿条机构均设于所述轴筒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还包括电机、交错轴传动机构和两电控离合器,
所述电机装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交错轴传动机构装设于所述安装部内、且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交错轴传动机构包括并行设置、且均与所述驱动轴垂直的两第一转轴;
每一所述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一所述拉杆、且包括一第二转轴,每一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安装部内、并通过一所述电控离合器与一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连接;
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用以驱动所述两第一转轴转动,进而所述两第一转轴通过所述两电控离合器和两齿轮齿条机构,使所述两拉杆沿所述轴筒部的中心轴线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还包括与一所述拉杆连接的齿条、以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轴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固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一所述第一转轴固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另一所述第一转轴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轴传动机构还包括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的第四齿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
6.一种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用于与汽车前轮连接的前转向器和用于与汽车后轮连接的后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器和后转向器均为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器;
所述前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后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前转向器的电机的转动和两电控离合器的接合或分离、以及控制所述后转向器的电机的转动和两电控离合器的接合或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两前传感器和两后传感器,
每一所述前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前转向器的轴筒部的一端,而用以检测一所述拉杆的外端是否位于第一预设位置,并发送位于非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的第一调节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每一所述后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后转向器的轴筒部的一端,而用以检测一所述拉杆的外端是否位于第二预设位置,并发送位于非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的第二调节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具有汽车静止控制模式和汽车运动控制模式,当所述控制器处于汽车静止控制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前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使所述前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移动而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同时根据所述第二调节信号控制所述后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使所述后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移动而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进而使静止的汽车的四轮转角均为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用以向所述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停止工作或者控制所述前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沿相反的方向彼此远离移动,同时控制所述后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沿相反的方向彼此远离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角传感器;
当所述控制器处于汽车运动控制模式时,所述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行驶中的汽车的方向盘的转角,并将所述转角对应的转角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转角信号控制所述前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使所述前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均沿所述轴筒部的一轴向移动;同时控制所述后转向器的电机和两电控离合器,使所述后转向器的两拉杆的外端均沿所述轴向移动。
10.一种汽车,包括车底架以及设于所述车底架上的汽车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控制系统为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普天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55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