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825.4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监测 方法 移动 终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该健康监测方法包括:通过骨传导监测装置收集人体内部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提取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以及将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并在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不匹配时,发出警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利用骨传导技术监测人体内部的声音,从而提醒用户有关身体内部的健康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康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其具有的功能也更加健全,有关移动终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的各种应用也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睡眠质量检测、跑步检测等有关健康的应用。
在检测人体健康时,有一项指标是听人体内部的声音,例如,医生常常使用听诊器听人体内部的声音。其中,人体内部的声音到达听诊器一般包括气传导和骨传导两部分,其中,骨传导即为声音通过骨骼的传播。另外,用双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无论多么小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自己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作用的结果。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能都有听诊器,而且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一般人也不能根据听到的声音来作出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监测方法、移动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能够利用骨传导技术监测人体内部的声音,从而提醒用户有关身体内部的健康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健康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骨传导监测装置收集人体内部的声音,并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提取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以及将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并在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不匹配时,发出警报。
其中,方法还包括:建立预设的特征数据的数据库;其中,预设的特征数据包括人体不同部位、器官或骨骼中任意一种的声音特征,以及该部位、器官或骨骼的声音强度的最大门限值。
其中,将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并在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不匹配时,发出警报,具体包括:根据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以及预设的特征数据,确定声音的来源;其中,声音的来源包括人体不同部位、器官或骨骼中任意一种;判断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中声音强度是否超过预设的特征数据中的声音强度的最大门限值;若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中声音强度超过预设的特征数据中的声音强度的最大门限值,则提示健康状态差;方法还包括:若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中声音强度未超过预设的特征数据中的声音强度的最大门限值,则提示健康状态良好。
其中,建立预设的特征数据的数据库,具体包括:接收用户指令以获取用户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职业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信息;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与用户信息匹配的特征数据。
其中,建立健康数据的数据库,具体包括:接收用户指令以获取用户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职业中的一种或多种用户信息;根据用户日常的监测的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的平均值以及用户信息建立预设的特征数据的数据库。
其中,人体内部的声音为人体运动时人体内部发出的声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骨传导监测装置收集人体内部的声音,并根据声音转换的音频信号;信号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以及判断模块,用于将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并在音频信号的特征数据与预设的特征数据不匹配时,发出警报。
其中,还包括: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预设的特征数据的数据库;其中,预设的特征数据包括人体不同部位、器官或骨骼中任意一种的声音特征,以及该部位、器官或骨骼的声音强度的最大门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