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增益自举功能的跨阻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789.1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虎;刘德佳;陈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08 | 分类号: | H03F3/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增益 功能 放大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带增益自举功能的跨阻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误差放大器A0、NMOS晶体管MN1、NMOS晶体管MN2、NMOS晶体管MN3、NMOS晶体管MN4、NMOS晶体管MN5、NMOS晶体管MN6、NMOS晶体管MN7、NMOS晶体管MN8、NMOS晶体管MN9、NMOS晶体管MN10、NMOS晶体管MN11、电流源I0、电流源I1、电阻R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0。解决常用的跨阻放大器输入管的栅漏电容的米勒等效电容对减小跨阻放大器的带宽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大器电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有增益自举功能的跨阻放大器。
背景技术
光信号能量经过光纤在到达远端的光电二极管之前会发生一定的损耗。在远端,光电二极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光强转换为电流,然后通过一个跨阻放大器(TIA)将这个电流放大并转换成电压。TIA的设计需要在噪声、带宽、增益、电源电压和功率损耗之间进行权衡,并且在CMOS和双极型技术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发明涉及的是带有增益自举功能的跨阻放大器的设计内容。
图1给出了常用的跨阻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1中,跨阻放大器由一个高增益单端NMOS晶体管MN1放大器和一个反馈电阻R0组成,其中NMOS晶体管MN2为源极跟随器电路。反馈在输入端产生一个虚拟的低阻抗,实际上所有的输入电流均通过反馈电阻,在输出端形成电压。
实际应用中,由于NMOS晶体管MN1的栅漏端存在栅漏电容,同时栅漏电容CGD很大,其米勒等效到栅端的电容很大,这样便使得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电容Cin很大,进而使跨阻放大器的带宽变得很小,很难使带宽的设计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增益自举功能的跨阻放大器,解决常用的跨阻放大器输入管的栅漏电容的米勒等效电容对减小跨阻放大器的带宽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误差放大器A0、NMOS晶体管MN1、NMOS晶体管MN2、NMOS晶体管MN3、NMOS晶体管MN4、NMOS晶体管MN5、NMOS晶体管MN6、NMOS晶体管MN7、NMOS晶体管MN8、NMOS晶体管MN9、NMOS晶体管MN10、NMOS晶体管MN11、电流源I0、电流源I1、电阻R0、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0;所述NMOS晶体管MN3的漏极、NMOS晶体管MN4的漏极、NMOS晶体管MN5的漏极和电阻R1的一端同时连接电源VDD;所述NMOS晶体管MN3的栅极同时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NMOS晶体管MN2的漏极和误差放大器A0的同相输入端;所述NMOS晶体管MN3的源极同时连接电阻R0的一端、电流源I0的正端和跨阻放大器的输出端Vout,电流源I0的负端连接GND;所述NMOS晶体管MN4的栅极同时连接NMOS晶体管MN5的栅极和误差放大器A0的输出端VO,NMOS晶体管MN4的源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误差放大器A0的反向输入端和NMOS晶体管MN6的漏极;所述NMOS晶体管MN6的栅极同时连接NMOS晶体管MN10的栅极和NMOS晶体管MN7的栅极,NMOS晶体管MN6的源极连接NMOS晶体管MN8的漏极;所述NMOS晶体管MN8的栅极同时连接NMOS晶体管MN11的栅极、NMOS晶体管MN9的栅极和电容C0的一端,NMOS晶体管MN8的漏极连接GND;所述NMOS晶体管MN10的漏极同时连接电流源I1和NMOS晶体管MN10的栅极,NMOS晶体管MN10的源极同时连接NMOS晶体管MN11的漏极和栅极,NMOS晶体管MN11的源极连接GND;所述NMOS晶体管MN5的源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NMOS晶体管MN7的漏极和NMOS晶体管MN2的栅极;所述NMOS晶体管MN7的源极连接NMOS晶体管MN9的漏极,NMOS晶体管MN9的源极连接GND;所述NMOS晶体管MN2的源极同时连接电容C0的一端和NMOS晶体管MN1的漏极;所述NMOS晶体管MN1的栅极同时连接电阻R0的另一端和TIA跨阻放大器的输入端PINA,NMOS晶体管MN1的源极连接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宽范围的测控中继终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手机覆膜透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