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114.7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尹奎;王兴坡;华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管组 安装 框架 及其 基于 bim 预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之间安设有若干垂直于底部纵梁的横担,在横担上安设有多层用于固定管道的管道抱箍和管道卡架;横担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立柱,与同一横担连接的两根立柱顶端通过顶部横梁相连;顶部横梁固定在两根顶部纵梁之间;管道抱箍固定在横担上,管道卡架安设在管道抱箍的上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安装框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本发明采用BIM技术自动集成和提取数据,对所述安装框架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了设计的准确性,同时也实现多管组安装框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预制施工,将多管组安装框架的设计、生产和施工三者统一管理,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及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室内建筑给排水系统、暖通水系统、消防系统施工中,当多个系统的管道都集中布置在某一区域时,通常会由于管线过于密集,不便于施工,设置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是一种比较好的管道安装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多管组的支架要么稳定性差;结构复杂,吊装困难,施工成本高。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利用BIM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模块化的预制和安装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生产部件的标准化,使机电安装向高效、节能、环保、平行设计、平行施工的产业化模式转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施工效率高的多管组安装框架及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之间安设有若干垂直于底部纵梁的横担,在横担上安设有多层用于固定管道的管道抱箍和管道卡架;横担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立柱,与同一横担连接的两根立柱顶端通过顶部横梁相连;顶部横梁固定在两根顶部纵梁之间。
按上述方案,所述管道抱箍固定在横担上,所述管道卡架安设在管道抱箍的上部。
本发明还采用了一种如上所述安装框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安装区域对可进行组合安装的各系统管组进行分段处理,建立所述安装框架的三维模型;
步骤二、合理布置各管组中管道的空间位置,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步骤三、将用于制造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材料其相关参数输入BIM,构建数据库;
步骤四、在三维模型内自动对各管组的管道自动拼装,综合现场施工条件分析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剖面的受力情况;
步骤五、调取数据库,根据受力情况对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进行选型、设计,完善各构件;
步骤六、自动输出预制加工料表及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多角度三维视图,并在车间内对各构件进行预制加工;
步骤七、依据三维模型中的设计参数对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检查核实、预拼装,运至施工现场;
步骤八、在现场按照安装区域分块分类存放,在施工现场根据三维模型放线定位,复核所述安装框架的结构及各构件的尺寸;
步骤九、基于三维模型图纸对所述安装框架定位吊装。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二中,合理布置各管组中管道的空间位置的具体过程为:先从三维模型中提取将各管组中管道的横截面,将其放入已划分多个矩形网格的直角坐标系内,计算各管道所在网格的位置参数,使各管道位于最佳位置;然后将各管组中管道的位置信息提取并输入三维模型中。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五中,三维模型中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几何参数可调。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六中,所述框架各构件的多角度三维视图与预制加工料表通过三维模型一体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接触线区分器的连接板
- 下一篇:燃料电池的活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