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2114.7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尹奎;王兴坡;华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管组 安装 框架 及其 基于 bim 预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多管组安装框架基于BIM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安装区域对可进行组合安装的各系统管组进行分段处理,建立所述安装框架的三维模型;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两根平行的底部纵梁,底部纵梁之间安设有若干垂直于底部纵梁的横担,在横担上安设有多层用于固定管道的管道抱箍和管道卡架;横担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立柱,与同一横担连接的两根立柱顶端通过顶部横梁相连;顶部横梁固定在两根顶部纵梁之间;
步骤二、合理布置各管组中管道的空间位置,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步骤三、将用于制造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相关参数输入BIM,构建数据库;
步骤四、在三维模型内自动对各管组的管道自动拼装,综合现场施工条件分析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剖面的受力情况;
步骤五、调取数据库,根据受力情况对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进行选型、设计,完善各构件;
步骤六、自动输出预制加工料表及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多角度三维视图,并在车间内对各构件进行预制加工;
步骤七、依据三维模型中的设计参数对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检查核实、预拼装,运至施工现场;
步骤八、在现场按照安装区域分块分类存放,在施工现场根据三维模型放线定位,复核所述安装框架的结构及各构件的尺寸;
步骤九、基于三维模型图纸对所述安装框架定位吊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合理布置各管组中管道的空间位置的具体过程为:先从三维模型中提取将各管组中管道的横截面,将其放入已划分多个矩形网格的直角坐标系内,计算各管道所在网格的位置参数,使各管道位于最佳位置;然后将各管组中管道的位置信息提取并输入三维模型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三维模型中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几何参数可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框架各构件的多角度三维视图与预制加工料表通过三维模型一体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安装框架各构件的加工均为模块化加工,各构件相互连接后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七中,预拼装后,通过三维模型输出安装框架各构件编码,并以RFID形式进行标识,标识后运至施工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21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接触线区分器的连接板
- 下一篇:燃料电池的活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