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轮车车架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0473.9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珂;任洁;盛世忠;张华志;赵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轮车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四轮车车架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低速四轮车车架的防撞结构不够完善,只能依靠四轮车车架前部的保险杠对车辆进行保护,没有很好的碰撞吸能结构,从而对成员没有很好的碰撞保护作用;另外,现有技术中,低速四轮车方向盘支承由单一矩形管构成,其结构强度较高但是正面压溃变形效果差,稳定性较差,正面碰撞后其变形量过小导致不能很好的卸载掉方向盘对人体的作用力,从而导致方向盘对人体胸部的位移伤害值较高,不符合法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四轮车车架防撞结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轮车车架防撞结构,所述的防撞结构包括有正面防撞部分和侧部防撞部分;所述的正面防撞部分包括有设置在四轮车前部的外部正面防撞部分和设置在四轮车驾驶室内的内部正面防撞部分;
所述的外部正面防撞部分包括有设置在四轮车前保险杠上的上部防撞和设置在四轮车底框架前端的下部防撞;所述的下部防撞在平面位置上位于上部防撞的前部,用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作为一级防撞单元;所述的下部防撞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吸能管Ⅰ,两个所述吸能管Ⅰ的后端分别通过下部法兰盘焊接在底框架的前横支梁上,且对应两个吸能管Ⅰ设置的两个下部法兰盘之间通过吸能管支撑梁Ⅰ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吸能管支撑梁Ⅰ通过与其垂直设置的吸能管支撑梁Ⅱ与四轮车车身前框架焊接为一体;个所述吸能管Ⅰ的后端分别与吸能管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使在碰撞时候更加稳定,防止失稳;所述的上部防撞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吸能管Ⅱ;两个所述的吸能管Ⅱ分别通过法兰盘与前保险杠焊接连接;所述的前保险杠由矩形钢弯曲而成,并在前保险杠的弯曲部位设置前保险杠加强板;所述的前保险杠的后端通过吸能管支撑焊接在车身前横支梁上;所述的上部防撞和下部防撞共同构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首先由吸能管Ⅰ压溃吸收能量,然后通过吸能管Ⅱ压溃吸收能量,并由吸能管Ⅱ支撑车辆、防止车辆向前翻转,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巨大能量,保证力在传递到驾驶室内后乘员的安全;
所述的内部正面防撞部分为在发生碰撞时保护驾驶员的方向盘支承结构;所述的方向盘支承结构连接在车架前部的车身前横支梁上;所述的方向盘支承具有两块C型冲压板;两块所述的C型冲压板由前向后倾斜设置;两个C型冲压板的前端连接在车身前横支梁上,两个C型冲压板的后端连接为一体构成V型;两个C型冲压板的后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C型冲压板上具有用以引导变形的弧形缺槽;
所述的侧部防撞部分设置在四轮车车架两侧的车身框架上;所述的侧部防撞结构包括有侧门框支承梁、门框支承梁、门框加强梁、扶手支承梁及车门支承板;所述的门框支承梁由半圆管弯曲而成,所述的门框支承梁连接在车身框架上;所述的侧门框支承梁为由矩形钢弯曲而成的、由上向下弯曲的弧形,其上端与所述的门框支承梁连接,下端连接所述的扶手支承梁;所述的扶手支承梁为由矩形钢弯曲而成的、由上向下弯曲而成的弧形,其上端与所述的门框支承梁连接,下端连接四轮车车架;所述的门框加强梁连接在所述的门框支承梁与所述的侧门框支承梁之间;连接在所述门框支承梁上的侧门框支承梁、扶手支承梁构成侧部防撞框架;所述的车门支承板连接在所述的侧部防撞框架上,并位于所述侧部防撞框架的外侧;所述的车门支承板由1.2mm壁厚,Q235板材下料弯形构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车车架防撞结构,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通过吸能管Ⅰ首先压溃吸收碰撞后的能量,并由吸能管Ⅰ后端与车辆底框架连接的下部法兰盘保证吸能管Ⅰ在压溃过程中不失稳,通过通过吸能管支撑梁Ⅰ将碰撞力有效的从底盘向车架上部分散;上部防撞在下部防撞作用后,吸能管Ⅱ在碰撞时一方面进行变形吸收能量,另一方面在碰撞时能防止车辆向前翻滚,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巨大能量,保证了力在传递到驾驶室内后乘员的安全;在发生碰撞时由于惯性,驾驶员回向前倾,这时由方向盘支承结构对驾驶员进行保护,即,方向盘支承结构采用由两个C型冲压板构成的V型,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C型冲压板上所具有的弧形缺槽在四轮车正面碰撞时,首先发生变形然后引导该结构其它部位变形,从而减小人体与方向盘的作用力,保证了正面碰撞时方向盘不对驾驶员产生较大伤害,提高了整车安全性;
在车辆从侧面发生碰撞时,焊接安装在车架侧面的侧面防撞结构,从侧面对驾驶室内的乘员进行保护,提高了整车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高了整车安全性,并具有结构紧凑、焊接部位少、重量轻、整体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同时在实际实验中也满足了假人的伤害值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0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距离电杆运输车
- 下一篇:手选用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