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6007.6 | 申请日: | 2015-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浅井竜司;小林新;大上裕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N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回收 装置 | ||
1.一种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形成为筒形,且将来自内燃机的排气导向下游侧;
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为筒形,且覆盖所述排气管的外侧;
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具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壳体部件之间,并且在作为高温流体的所述排气和流动于所述热交换器内部的低温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具有供排气从所述排气管流入所述热交换部的流入路径;
阀,所述阀配置于在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的流路中与所述流入部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且对所述排气管进行开闭;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产生驱动所述阀的驱动力;以及
传递部,所述传递部将由所述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阀,
所述驱动部具备膨胀部和直线运动部,
若输入来自外部的电信号,则所述膨胀部会膨胀,
所述直线运动部随着所述膨胀部的膨胀而延伸;并且
所述膨胀部具备: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基于来自外部的电信号而发热,
热膨胀性部件,所述热膨胀性部件的温度越高,所述热膨胀性部件越发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具备驱动部壳体,所述驱动部壳体覆盖所述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且覆盖所述直线运动部的至少一部分,此外,所述驱动部配置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外表面,
该排气热回收装置具备外壳部,所述外壳部以至少覆盖所述传递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件,并且所述外壳部与所述驱动部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具备卡合部和扭转弹簧,
所述卡合部固定于所述阀的轴上,且与所述直线运动部卡合,
所述扭转弹簧对所述阀施加作用力,
所述扭转弹簧的至少一个端部沿着径向而朝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具有形成为圆弧形的卡合部位,
所述直线运动部具备活塞,
所述活塞中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卡合部位卡合的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在与所述卡合部位相邻的位置处具备不会与所述活塞的前端接触的退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部还具备绝热部,
所述绝热部对所述热膨胀性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绝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部具备卡合部和扭转弹簧,
所述卡合部固定于所述阀的轴上,且与所述直线运动部卡合,
所述扭转弹簧对所述阀施加作用力,
所述扭转弹簧的至少一个端部沿着径向而朝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具有形成为圆弧形的卡合部位,
所述直线运动部具备活塞,
所述活塞中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卡合部位卡合的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在与所述卡合部位相邻的位置处具备不会与所述活塞的前端接触的退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叶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60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碳化花盆(花箱木槽五)
- 下一篇:拼装地板(十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