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560.5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5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由康;松田广志;横田毅;山下孝子;濑户一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14;C22C38/60;C23C2/02;C23C2/06;C23C2/12;C23C2/28;C25D5/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盛曼;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设定为预定的成分组成,并且使钢组织以面积率计多边形铁素体:35%以上且80%以下、马氏体:5%以上且25%以下、以体积率计残余奥氏体:8%以上,并且,使多边形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平均结晶粒径分别为6μm以下、3μm以下、3μm以下,并且使多边形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晶粒的平均长径比分别为2.0以下,进而使残余奥氏体中的Mn量(质量%)除以多边形铁素体中的Mn量(质量%)而得到的值为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作为在汽车、电气等产业领域中使用的构件的、成形性优良并且具有低屈服比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的保全的观点出发,汽车的燃料效率提高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想要通过车身材料的高强度化来实现薄壁化、使车身本身轻量化的动态变得活跃。
但是,一般而言,钢板的高强度化会导致成形性的降低,因此,若要实现高强度化,则钢板的成形性降低,产生成形时的裂纹等问题。因此,无法单纯地实现钢板的薄壁化。因此,期望开发出兼具高强度和高成形性的材料。另外,TS(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钢板在汽车的制造工序中在冲压加工后通过电弧焊、点焊等进行组装而模块化,因此,在组装时要求高尺寸精度。
因此,对于这样的钢板而言,除了成形性以外,还需要在加工后不易产生回弹等,为此,在加工前YR(屈服比)低变得重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具有非常高的延展性的钢板,其拉伸强度为1000MPa以上、总伸长率(EL)为30%以上,利用了残余奥氏体的加工诱发相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钢板,其中,使用高Mn钢实施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双相区的热处理,由此得到高的强度-延展性平衡。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钢板,其中,在高Mn钢中使热轧后的组织为包含贝氏体、马氏体的组织,进一步通过实施退火和回火而形成微细的残余奥氏体后,形成包含回火贝氏体或回火马氏体的组织,由此改善局部延展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57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59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38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通过将以C、Si和Mn作为基本成分的钢板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至贝氏体相变温度范围并等温保持的、所谓奥氏体回火处理来制造。而且,在实施该奥氏体回火处理时,通过C向奥氏体的富集而生成残余奥氏体。
但是,为了得到大量的残余奥氏体,需要超过0.3质量%的大量的C,但在超过0.3质量%的C浓度时,点焊性的降低显著,难以作为汽车用钢板来实用化。
此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中,以延展性的提高作为主要目的,并未考虑扩孔性、弯曲性、屈服比。
而且,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的钢板中,从成形性的观点考虑对延展性的提高进行了说明,但并未考虑其弯曲性、屈服比。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成形性优良并且具有低屈服比的高强度钢板、具体而言YR(屈服比)小于68%并且TS(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以及其有利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包括在表面具备热镀锌层的高强度钢板(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在表面具备热镀铝层的高强度钢板(高强度热镀铝钢板)、在表面具备电镀锌层的高强度钢板(高强度电镀锌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