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构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9698.0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4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S·萨奇;G·波尔蒂纳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0 | 分类号: | B29D30/20;B29D30/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秦振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构建 车辆 车轮 轮胎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和工艺。所述设备包括成型鼓(3)、用于输送半成品(17)的多个输送工位(4)和操纵装置(7),操纵装置被构造成将成型鼓(3)承载到用于输送半成品(17)的输送工位(4)且被构造成使成型鼓围绕其对称轴线(x‑x)旋转。成型鼓(3)具有径向外表面(3a)且包括能够彼此相对移动的第一本体(20)和第二本体(21),其中第一本体(20)和第二本体(21)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径向外表面(3a)在径向收缩构造和径向扩展构造之间的转变。操纵装置(7)设置有抓持单元(8),抓持单元包括与成型鼓(3)可移除地接合的第一轴(41)和第二轴(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用于构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和工艺。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一般包括胎体结构,所述胎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分别具有相对端部襟翼的胎体帘布层,所述端部襟翼与相应的环状锚固结构(一般被称为“胎圈芯”)接合,所述环状锚固结构结合在通常被称为“胎圈”的区域,所述胎圈具有与在相应的安装轮辋上的轮胎的所谓的“配合直径”基本对应的内部直径。该轮胎还包括胎冠结构,所述胎冠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条和胎面带,所述带束条位于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的径向外部位置,所述胎面带位于相对于带束条的径向外部位置。所谓的“下层”可以插置在胎面带和带束条(多个带束条)之间,所述下层由具有适于保证带束条(多个带束条)与胎面带自身稳定联结特性的弹性体材料制成。在胎体结构的侧向表面上还施加有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相应的侧壁,每一个所述侧壁从胎面带侧向边缘中的一个延伸直到胎圈的相应环状锚固结构。在“无内胎”类型的轮胎中,胎体帘布层被优选是丁基材料的弹性体材料的层内部地覆盖,所述层通常被称为“衬层”并具有优化的不渗透空气特性,且所述层从一个胎圈延伸到另一个胎圈。
应当明确说明的是,为了本说明书以及随后的权利要求的目的,其中术语“弹性体材料”旨在表示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增强填充物的组合物。优选地,这样的组合物还包括比如交联剂和/或塑化剂的添加剂。因为交联剂的存在,这样的材料可以通过加热而交联,以形成最终制造产品。
轮胎的“部件”是指轮胎的任何功能性部件(例如,下衬层、衬层、胎体帘布层、胎圈区域中的填充物、带束层(多个带束层)、侧壁、自支撑轮胎中的侧壁插入件、防磨插入件、下层、胎面带、织物或金属增强部、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增强元件等等)或其部分。
“半成品”是指仅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或包括另外的结构元件的细长元件,在成型鼓上输送所述细长元件以便形成轮胎的部件。半成品优选地由连续的条状细长元件限定。优选地,所述半成品被裁切成合适尺寸,并具有平坦的横截面。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所述半成品优选地包含一个或多个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该织物或金属增强帘线布置成沿所述细长元件自身的纵向方向相互平行,或所述增强帘线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纵向方向倾斜。优选地,所述连续的细长元件在成型鼓上沿周向指向输送,例如从卷轴或从挤出机。
表述“远侧”和“近侧”与竖直臂的位置有关,所述竖直臂在下面的描述中以参考数字14标记。
背景技术
同一申请人名下的文献WO 2013/011396示出了用于构建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的设备,在所述设备中,成型鼓被加载在往返部上,所述往返部可以在引导件上沿放置线移动。往返部在引导件上沿两个行进方向移动,以便将往返部带到输送工位,所述输送工位用于输送半成品并被布置在放置工位中,所述放置工位根据沿放置线的空间连续定位。在每一个输送工位处,至少一个半成品被布置在由往返部承载的成型鼓的径向外表面上,以便形成轮胎的至少一个部件。往返部在引导件上根据沿放置线的放置工位的空间连续不同的顺序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39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