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8729.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任建堂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车辆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属于农用车性能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检测农用车辆制动性能的检测设备大多采用接触式第五轮传感器与车辆进行连接,但是由于待检测车辆的型号多样,传感器与待检测车辆不匹配,往往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装,造成检测工作量非常大,检测结果不准确。有的检测设备通过双轮拖车连接待检测车辆,但由于待检测车辆的连接点位置不同,连接时仍然不方便,甚至在震动时会造成检测设备和拖车脱离地面,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方便、准确,适用于各类车型的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轮和数据采集仪,行走轮转动连接有一个承载部,承载部承载数据采集仪,承载部连接有用于连接待检测车辆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中设有竖向摆动调节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连接件,连接杆的一端与承载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摆动调节部设置在连接件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绕连接杆轴线转动的连接连接杆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U型扣和万向节,万向节的前端与U型扣一体连接,万向节后端连接连接杆。万向节中的一个摆动方向即为竖向摆动,形成前面所述的竖向摆动调节部,而且万向节还可以横向摆动,方便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随待检测车辆转弯,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万向节的后端为套筒,连接杆的端部插入套筒内并通过一个穿过套筒的定位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环绕其外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螺栓插入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由两段以上的连杆本体螺纹连接构成。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有且只有一个。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有两个,两个行走轮各通过一个轮轴转动固定在承载部的两侧。两个行走轮独立转动,在校准数据采集仪时,只转动一个行走轮就可以进行校准,不需要考虑另外一个行走轮的转动问题,校准方便、准确。
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有检测行走轮转速的转速检测机构,转速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固定支架、传感器和齿盘,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支架固定在承载部上,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齿盘固定在一个行走轮的内侧并与行走轮同步旋转,传感器与齿盘圆周的齿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部为一个承载箱,数据采集仪固定在承载箱内,承载箱上固定有将数据采集仪的数据输送无线输送至检测主机的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承载部使数据采集仪随行走轮水平移动,行走轮的速度通过连接机构与待检测车辆保持一致,利用连接机构与待检测车辆连接,可以选择多种连接方式与待检测车辆连接,克服了以往将第五轮传感器与待检测车辆不匹配的问题,检测方便、准确,而且竖向摆动调节部可以使行走轮能够在竖向摆动,从而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保证行走轮与待检测车辆速度一致,同时竖向摆动调节部还可以适应不同待检测车辆连接点高度不同的问题,连接更加方便,也降低了对连接机构长度的要求。
2、连接件绕连接杆轴线转动的连接连接杆的端部,在遇到障碍时承载箱可以发生一定的翻转,避免硬性连接造成连接处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3、连接杆由两段以上的连杆本体螺纹连接构成,可以根据车型需要调节连接杆的长度,检测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爆炸放大图。
图4为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行走轮2、承载箱3、连接架4、固定螺栓5、连接杆6、连接件7、传感器固定支架8、传感器9、齿盘10、U型扣11、锁止螺栓12、横向摆动部13、铰接块14、竖向摆动部15、定位螺栓16、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该轮式车辆性能检测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8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