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393.X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汤超;鲁方俊;王木生;刘金;王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驱动 主销 注油 转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销注油转接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具体适用于简化主销的后期润滑维护。
背景技术
转向驱动桥上的主销结构分为上、下两段,上、下两段主销之间设置有万向节结构,由于万向节占用的布置空间较大,造成转向驱动桥壳的转向节支承座上方的零件安装空间很小,为主销注油螺栓的装配和后期维护带来很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斜向转接头加螺钉密封结构。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158073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8月2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润滑机构的转向车桥主销轴总成。包括主销轴和设置在主销轴端部上的润滑机构,润滑机构包括:润滑嘴和主销端盖;该主销轴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储油孔;主销端盖螺栓的轴向设有第一通孔,径向设有第二通孔;该主销端盖螺栓的螺杆端穿过主销端盖伸入到储油孔中,另一端上设有润滑嘴;垫圈垫圈设置在所述主销端盖螺栓和主销端盖之间;所述主销轴的两端各设有储油孔,每个端部上各设有所述润滑机构。所述储油孔为底部呈锥形的螺纹孔。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封堵主销顶部,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实用新型的润滑油嘴与主销同轴设置,由于主销顶部设置有万向节,导致主销顶部的空间十分狭小,注油管不易与润滑油嘴对接,造成主销添加润滑油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润滑油加注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润滑油加注简单的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包括主销盖、主销和转向支撑座,所述主销盖安装于主销的顶部,主销的外圆周面与转向支撑座过盈配合;
所述主销盖包括一体结构的法兰盘、外螺纹部和上注油部,所述法兰盘的顶部与上注油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法兰盘的底部与外螺纹部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外螺纹部与主销的顶部螺纹连接,外螺纹部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依次贯通外螺纹部、法兰盘、上注油部的沉孔;
所述上注油部呈长方体旋钮状,所述上注油部距法兰盘外圆周最近的侧面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底部与沉孔的顶部相通,所述注油孔的顶部设置有封堵螺钉,所述封堵螺钉与注油孔螺纹连接。
所述注油孔的中轴线与法兰盘顶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所述注油孔的中轴线与法兰盘顶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所述法兰盘、外螺纹部与沉孔同轴设置,法兰盘的直径大于外螺纹部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中的注油孔侧向开设,在日常维护主销注油时,直接拧开封堵螺钉,即可直接注油,不会和主销盖上端的万向节发生干涉。因此,本设计的主销注油维护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中的主销盖通过外螺纹部固定在主销上,主销盖顶部的上注油部呈长方体旋钮状,通过正、反向旋转上注油部拆、装安主销盖,由于主销盖上端的安装空间狭小,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主销盖大安装,同时为主销盖上方其它相关结构的设计与布置留出了更多的布置空间。因此,本设计不仅占用的布置安装空间小,而且拆装方便易于后期维护。
3、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中的注油孔的底部与沉孔的顶部相通,注油孔的中轴线与法兰盘顶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方便外部注油管插入注油孔注油,而且有助于润滑油通过注油孔快速流入主销内部。因此,本设计注油方便、润滑油易于注入主销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设计的注油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设计的总装图。
图中:主销盖1、主销2、转向支撑座3、法兰盘4、外螺纹部5、沉孔51、上注油部6、注油孔61、封堵螺钉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转向驱动桥主销注油用转接头结构,包括主销盖1、主销2和转向支撑座3,所述主销盖1安装于主销2的顶部,主销2的外圆周面与转向支撑座3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