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71624.9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楚雄;王志超;殷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13/02 | 分类号: | B65B13/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打捆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纵向打捆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板垛下方依照板垛尺寸存在数量不等的方钢(保障行走,吊装,运输过程中不会产生弯 曲与滑移),板垛行走到相应位置,然后由对中装置调整板垛下方方钢位置与直线度,然后打 捆机移动,其下方的“舌头”插入方钢,从而保障穿带过程正常,打捆,继而回退,不断重 复。行走装置是依靠白色铝合金槽内的滑块行走的单一轨道结构,由于打捆机与对中装置两 份图纸设计厂家不统一,在设计理念与精度要求上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现场生产环境复杂多 变,打捆过程经常性出现跑带(“舌头”未按要求插入方钢)及行走小车卡阻(因异常碰撞造 成小车内主要零件滑块损伤)故障,造成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停机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 装置,采用双轨道结构形式,以便提高打捆机行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行走小车和轨道,行走小车沿所述轨道滑动,所述行走小车包括面板、支撑板 和行走轮,所述支撑板左右对称设于所述面板的底部两侧,所述行走轮通过支撑轴设于支撑 板内侧底部,面板底部中心设有皮带压板,皮带穿过面板与所述皮带压板之间的空隙。
按上述方案,所述轨道为水平设置的工字钢,所述行走小车的行走轮沿所述工字钢的两 侧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装置,通过工字钢的设置将之前 的单轨道结构形式改为双轨道结构形式,以便提高打捆机的行走稳定性,通过工字钢与行走 轮的配合,提高设备的牢固性与易观测及维护性,同时降低零部件制造成本与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其中:1.面板,2.支撑板,3.行走轮,4.支撑轴,5.皮带压板,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纵向打捆机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和轨道,行走小车沿轨道滑 动,行走小车包括面板1、支撑板2和行走轮3,支撑板左右对称设于面板的底部两侧,行走 轮通过支撑轴4设于支撑板内侧底部,面板底部中心设有皮带压板5,皮带6穿过面板与皮 带压板之间的空隙,通过皮带带动行走小车移动。
轨道为水平设置的工字钢,行走小车的行走轮沿工字钢的两侧滑动,将之前的单轨道结 构形式改为双轨道结构形式,以便提高打捆机的行走稳定性,通过将铝合金槽架及内置滑块 改进为工字钢与行走轮的配合,提高设备的牢固性与易观测及维护性,同时降低零部件制造 成本与周期。
充分考虑打捆机本体与横切机组相关设备整体,在现场使用中的配合程度与矛盾点,以 调和问题冲突点与稳定现场生产状况为目标,在保障设备精度前提下,通过改进行走小车定 位部件的架构形式(由单滑轨改为双滑轨),同时全面调整轨道本体结构形式,有效提升稳定 性与牢固性(抵抗异常情况),有效提升打捆机以至整条机组的运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71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