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阻抗压缩网络的高效率差分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0992.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6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章秀银;林权纬;杜志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阻抗 压缩 网络 高效率 整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整流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阻抗压缩网络的高 效率差分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电子电路变得越来越复杂,正如摩尔定律所揭示 的,芯片上的元器件数量飞速增加,功耗急剧增加很大。然而,电池容量的研 究进度赶不上芯片的能耗。近年来,为了延长电池寿命,使设备能长时间运转, 无线能量传输成为一个热门研究的方向。在有线能量传输不方便或不能实现时, 无线能量传输更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整个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接收端的整流电路的效率,因此,提高整流电路的效率对提高整个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整流电路的实现形式有很多种类,如 将二极管与输出负载串联或并联构成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或者构成倍压 整流电路。然而大部分整流电路都优化设计在特定的输入功率和输出负载下工 作,但实际上由于周围环境和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应用方式的影响,比如外界电 磁波的干扰,无线充电时的距离变化,或者整流电路后端接的稳压器等电路的 变化,整流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负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整流电路输入阻 抗的变化,导致电路阻抗失配,进而降低整流效率。因此,整流电路在其他输 入功率和输出负载下效率下降非常快。所以,在文献《C.-J.LiandT.-C.Lee, “2.4-GHzHigh-efficiencyadaptivepowerharvester,”IEEETrans.VeryLargeScale Integr.(VLSI)Syst.,vol.22,no.2,pp.434-438,Feb.2014.》中介绍了一种自适应的 整流电路,能在输出电压超过某一设定值后切换电路到高功率工作状态,增加 工作功率范围。然而该类电路需要特别设置电路检测和控制切换系统,大幅度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文献《J.Xu,andD.S.Ricketts,“Anefficient,watt-level microwaverectifierusinganimpedancecompressionnetwork(ICN)with applicationsinoutphasingenergyrecoverysystems,”IEEEMicrow.Wireless Compon.Lett.,vol.23,no.10,pp.542-544,Oct.2013.》引入了阻抗压缩网络,使 电路的输入阻抗能在不同输入功率条件下保持几乎不变,提高匹配性能,因而 电路能工作在更宽的输入功率范围下。现如今,差分馈电天线展示出其在整流 天线的应用中高效率的优点,而上述阻抗压缩整流电路具有单输入端口,不能 应用在差分天线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阻抗压缩 网络的高效率差分整流电路。
本实用新型首次将差分式的阻抗压缩网络与差分整流电路结合起来。差分 式的阻抗压缩网络能压缩差分整流电路的输入阻抗变化范围,提高整流电路的 匹配性能,使整个电路能在更宽的输入功率范围内保持高整流效率。同时,也 能减小输出负载变化对整流效率的影响。该采用阻抗压缩网络的差分整流电路 能与差分馈电天线连接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阻抗压缩网络的高效率差分整流电路,包括上层微带结构、中间 介质基板和底层金属地板,所述上层微带结构印制在中间介质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底层金属地板印制在中间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层微带结构由阻抗压 缩网络部分I和差分整流电路部分II连接构成。
所述阻抗压缩网络部分I包括第一路径及第二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由依次 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口I/P1、第一微带线1和第三微带线3构成,第二路径由依 次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口I/P2、第二微带线2和第四微带线4构成,所述第二微 带线2末端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底层金属地板。
所述差分整流电路部分II包括第一整流路径及第二整流路径,所述第一整 流路径与阻抗压缩网络的第一路径连接,所述第二整流路径与阻抗压缩网络的 第二路径连接。
所述第一整流路径由第一整流路径的输入端口匹配网络部分、第一整流路 径的整流部分及第一整流路径的直流滤波网络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0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