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机油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9197.1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时保帆;王凝露;张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冷却器 总成 具有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及具有该机油冷却器总成的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机油冷却器前有两条油路,一条油路直接与机油冷却器相连,一条油路不经机油冷却器,而是直接与主油道相连,这两条油路上均加装了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储油装置内机油温度来确定哪条油路上的电磁阀开启,进而实现机油进入主油道前通过哪条油路。
采用上述所述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机油冷却器前有两条油路且分别加装电磁阀,结构复杂;2、在工作中,无法实现电磁阀不同开度的控制。
同时,应用有上述所述结构(该结构包括机油冷却器及两条油路上分别加装电磁阀结构)的机油润滑系统,由于无法实现电磁阀不同开度控制,从而在发动机热车阶段,机油在进入主油道前会经过机油冷却器,温度不高的机油会被机油冷却器带走部分热量,进而会造成热车时间较长,增加油耗;而且,机油温度低,机油粘度偏大、机油流动性差,机油油膜就不易建立,从而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众所周知,发动机的主要磨损是发生在热车阶段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前加装电磁阀,导致结构复杂和在工作中,无法实现电磁阀不同开度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包括机油冷却器本体,所述机油冷却器本体的上游设有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上设有节温器;所述机油冷却器本体的下游设有主油道,所述主油道与所述节温器之间设有第二油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节温器为电子节温器,所述电子节温器与电控单元相连;所述主油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油冷却器总成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一油道上设有节温器,且主油道与节温器之间设有第二油道,从而与传统相比,使用节温器达到了该机油冷却器总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成本低的效果;同时,根据节温器本身具有的特性,在工作中能够根据需要实现不同开度的控制,达到了开度可控的目的。
由于节温器为电子节温器,电子节温器与电控单元相连;且主油道上设有与电控单元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在工作中,温度传感器将主油道内的油温反馈给电控单元,然后电控单元根据该油温进行控制电子节温器的开闭以及电子节温器的开度大小,保证了电子节温器开度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达到了实时监控主油道油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油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油润滑系统,在发动机热车阶段需要时间长和加剧发动机磨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润滑系统,所述机油润滑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机油冷却器总成,所述第一油道的上游设有与储油装置相连的机油泵;所述电控单元均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油润滑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电控单元均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相连,从而在热车阶段,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处于怠速状态,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传递的位置信号为零,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号为低温信号,从而电子节温器不会收到电控单元的开启信号,此时电子节温器开度为零,机油泵从储油装置输送来的机油直接通过第二油道进入主油道,该过程不会造成机油处于低温状态时的热量损失,进而大大缩短了热车时间,降低了油耗,且加快了机油温度的提升;同时,机油温度提升快,机油油膜的建立也相对较快,发动机热车阶段的磨损便会有效减少,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油冷却器总成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油润滑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机油冷却器本体;2-第一油道;3-第三油道;4-节温器;5-主油道;6-第二油道;7-电控单元;8-温度传感器;9-储油装置;10-机油泵;11-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2-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13-油道;14-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素强效混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V型发动机及发动机的机油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