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式人脸识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3990.3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0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赵福东;刘欣;庞博;边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式人脸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式人脸识别器,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诸多安全系统,由于生物特征的唯一性、普遍性、稳定性、以及可采集性等优势,研究者对其做了大量工作,在算法和系统两个层面都有较大的突破。虽然传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在很多领域进入了实用化使用的阶段,但事实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解决。现有的人脸识别器在使用时不方便,而且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式人脸识别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式人脸识别器,它包含壳体、安装板、支撑杆、驱动电机、摄像头、红外感应开关、补光灯、PLC控制器、存储芯片、蓄电池、信号输出器、接插器、操作面板、散热器;壳体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且转轴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壳体内部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上端安装有补光灯,摄像头的下端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PLC控制器、存储芯片、蓄电池、信号输出器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接插器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壳体内部的后端安装有散热器,操作面板安装在壳体的上端,摄像头、操作面板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器连接,信号输出器与接插器连接,PLC控制器的存储端与存储芯片连接,蓄电池与红外感应开关的一端连接,红外感应开关的另一端与PLC控制器的电源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感应开关为红外感应延时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的补光灯为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自动感应式开启与关闭,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且控制准确、快速。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板;3-支撑杆;4-驱动电机;5-摄像头;6-红外感应开关;7-补光灯;8-PLC控制器;9-存储芯片;10-蓄电池;11-信号输出器;12-接插器;13-操作面板;14-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安装板2、支撑杆3、驱动电机4、摄像头5、红外感应开关6、补光灯7、PLC控制器8、存储芯片9、蓄电池10、信号输出器11、接插器12、操作面板13、散热器14;壳体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3的上端连接,且转轴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支撑杆3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2,壳体1内部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5,摄像头5的上端安装有补光灯7,摄像头5的下端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6,PLC控制器8、存储芯片9、蓄电池10、信号输出器11均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接插器12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壳体1内部的后端安装有散热器14,操作面板13安装在壳体1上端,摄像头5、操作面板13均与PLC控制器8的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器11连接,信号输出器11与接插器12连接,PLC控制器8的存储端与存储芯片9连接,蓄电池10与红外感应开关6的一端连接,红外感应开关6的另一端与PLC控制器8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感应开关6为红外感应延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补光灯7为LED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的PLC控制器8的型号为FX2N-64MT。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驱动电机4调节壳体1的角度,当红外感应开关6感应到人体时,红外感应开关6自动闭合,PLC控制器8工作,摄像头5实现人脸采集,PLC控制器8实现图像的处理与识别,并将信号通过信号输出器11输出,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节省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3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防读写终端
- 下一篇: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密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