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73387.9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肖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阿荣 |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叠放 挡泥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
背景技术
挡泥板就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制 造,也有采用工程塑料。挡泥板通常安装在自行车或机动车车轱辘后面的一 个金属挡板,牛皮挡板,塑料挡板,橡胶挡板。汽车挡泥板的作用就是增加 车身的总体美观性。这一点也是不少车主装汽车挡泥板的原因:1、主要作用 是为了防止一些泥土溅到车身或人身上,导致车身或人身不美观;2、可以防 止泥土溅到拉杆、球头上导致过早的生锈;3、小车用挡泥板还有一个作用, 轿车容易在轮胎缝内夹带小石子,速度过快容易甩在车身,崩掉本车外漆。
由于挡泥板是用来阻挡污渍的,由此可鉴挡泥板很容易积灰,而且不容 易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通过抽出内层的 挡泥板进行清理,然后再安装上,可方便的清理挡泥板上的污渍,而且双层 式的结构强度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 板,通过采用两层挡板组合的方式,两层挡泥板采用橡胶板,通过抽出内层 的挡泥板进行清理,然后再安装上,可方便的清理挡泥板上的污渍,而且双 层式的结构强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包括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 所述第一挡泥板为条形结构,一端部设有导流条,所述第一挡泥板的下部设 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挡泥板为条形结构,一表面两侧分别设有U形卡槽, 所述第二挡泥板的下部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挡泥板插入到第二挡泥板的 U形卡槽内,使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相互贯通,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泥板和第二挡泥板为橡胶板,第一挡泥板的一端 固定在车体上,第二挡泥板与第一挡泥板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层挡板组合的方式,两层挡泥板采用橡胶板,通 过抽出内层的挡泥板进行清理,然后再安装上,可方便的清理挡泥板上的污 渍,而且双层式的结构强度更好。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 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的第一挡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叠放式挡泥板的第二挡泥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挡泥板,2-第二挡泥板,101-导流条,102-第一圆孔,201-第二 圆孔,202-U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 度”、“顶”、“中”、“长度”、“之间”、“圆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以图1所示为参考正方向,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 叠放式挡泥板,包括第一挡泥板1和第二挡泥板2,第一挡泥板1为条形结 构,一端部设有导流条101,第一挡泥板1的下部设有第一圆孔102;第二挡 泥板2为条形结构,一表面两侧分别设有U形卡槽202,第二挡泥板2的下 部设有第二圆孔201;第一挡泥板1插入到第二挡泥板2的U形卡槽202内, 使第二圆孔201与第一圆孔102相互贯通,并通过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阿荣,未经肖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压测量与氧气制造机
- 下一篇:一种建立分组数据连接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