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熔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4899.1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翁国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永信熔断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14 | 分类号: | H01H7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复位 功能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熔断器。
背景技术
熔断器,又称保险丝、熔丝,熔断器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 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 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 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 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 之一。旧保险丝熔断后需要人工更换新的保险丝以使电路恢复运行。现有技 术中的熔断器,熔断器一般用于电路的过流过载保护,在使用中熔断后,则 需要更换熔断丝或熔断板后才能继续使用,这样更换较为费时,而且成本较 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使用效率,且目前的熔断器,都是在元器件受到大电 流工作之后才能发生熔断现象,但有时电流的增大只是瞬时的,但由于熔断 器的熔断,不仅对熔丝的浪费大,而且元器件的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熔断器,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 熔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通过旋转 柱活动连接的熔芯换取装置,所述熔芯换取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熔芯管,所述 熔芯管包括接入触头、防爆绝缘管和输出接头,所述接入接头的一端表面设 置有金属杆,所述接入触头的一端与防爆绝缘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爆 绝缘管的另一端与输出接头固定连接,所述防爆绝缘管设置为中空结构,所 述接入接头、防爆绝缘管和输出接头之间形成一个内腔,所述金属杆位于内 腔的内部,内腔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块,且金属块位于金属杆的右侧,所述金 属块与接入接头之间的内腔内部填充有膨胀气体,所述金属块的一端与连接 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输出接头上滑槽的内部,且 连接杆与滑槽内部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通过复位弹簧与输出接头活动 连接,所述输出接头上滑槽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熔芯管上的接入触头和输出接头分别与接线板顶部的接线 柱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板和接线柱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接线柱通过 铜片分别与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设置为六个, 六个散热孔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散热孔分别设置为壳体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复位功能的熔断器, 通过设置熔芯管,在出现电流过热时,容腔内的膨胀气体遇热膨胀,气体膨 胀产生的压力推动金属块向远离金属杆方向运动,达到分断电流的效果,当 容腔内的温度复位时,复位弹簧推动金属块复位,使金属块与金属杆连接通 电,使用简单、能够自动复位,杜绝当瞬时电流过大引起将熔芯管熔断的现 象,从而使得熔断器的利用率大大得到了提升,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更换熔芯 管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熔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输入端子、3输出端子、4熔芯换取装置、5熔芯管、6 接入触头、7防爆绝缘管、8输出接头、9膨胀气体、10金属杆、11金属块、 12连接杆、13滑块、14复位弹簧、15限位块、16接线板、17接线柱、18固 定装置、1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永信熔断器厂,未经乐清市永信熔断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4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