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弹簧触指径向压力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9890.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育;李家梅;施毅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弹簧 径向 压力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触指类元件的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弹簧触指 径向压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弹簧触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用料少,满足小型化器件的设计 要求,以及多点接触和高集中力可实现几乎无损耗接触,保证了较大的载流 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高中压开关、母线连接件、高电流连接件、断路器连 接件、固封极柱和机械电子应用等方面。
普通弹簧的力学性质是以刚度表征的,由于弹簧触指特殊的环形结构, 需将对普通弹簧刚度的考核转化为对弹簧触指径向压力(或应力应变)的考 核,该项指标直接关乎到高压开关以及机械电子方面的连接可靠性。目前对 于弹簧触指的径向压力,还没有一种准确测量其值的仪器或装置。在弹簧触 指选用时,多是根据经验手握测力,存在极大的误差,同时也耗时耗力,满 足不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已有判定弹簧触指是否合格的测量工具,在测量 过程中都无法还原弹簧触指的实际工况,并且结果也无法量化,仅能做经验 性的定性判断,同时检测装置也异常复杂。总体来说,目前缺乏对于螺旋弹 簧触指产品径向压力检测的有效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还原工况,进行 定量测量的螺旋弹簧触指径向压力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螺旋弹簧触指径向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用于从螺旋弹簧触指周向外 侧进行装卡定位的卡装机构,设置在螺旋弹簧触指周向内侧的环形的滑带, 以及设置在滑带内侧的充气气囊;卡装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测量螺旋弹簧触指 的变形位移量和/或定位滑带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充气气囊上连接加压测量 装置;滑带呈开口的弹性设置;当充气气囊充气时,滑带沿螺旋弹簧触指的 径向进行滑动对螺旋弹簧触指沿径向施压。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滑带轴向两侧的限位板,以及设置在充气气囊内 侧的限位柱;限位柱与充气气囊、滑带和螺旋弹簧触指呈同轴设置。
进一步,限位板套设在限位柱上,限位柱上设置固定螺栓对限位板定位 固定。
进一步,限位板由圆形钢板制成,限位柱由钢柱制成。
优选的,滑带的两个端口呈在自然状态下呈交叠设置。
优选的,滑带由钢带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测量装置对气囊施加压力,充气气囊可在沿螺旋弹 簧触指径向方向发生膨胀,并推动滑带发生径向滑移,从而推动弹簧触指发 生径向形变;并且利用位移传感器直接对螺旋弹簧触指或通过对滑带定位对 其径向压力进行精确的定量测量;并且此过程中,弹簧触指径向受力状况与 实际工况相同,还原程度高。能够适用于高中压开关、母线连接件、高电流 连接件、断路器连接件、固封极柱和机械电子用螺旋弹簧触指的检测、选型 及设计;帮助实现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检测及设计选型。
进一步的,通过限位板对滑带两侧的限定,限位柱对充气气囊的定位和 限制,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充气气囊及滑带仅沿弹簧触指径向方向膨胀或移 动,能够更加精确的对其径向压力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滑带的交叠设置能够提高其扩张后各部分位移与受力对应关 系,保证其施力和测量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位移传感器;2为卡装机构;3为限位板;4为固定螺栓;5 为限位柱;6为加压测量装置;7为螺旋弹簧触指;8为滑带;9为充气气 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 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弹簧触指径向压力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弹 簧触指卡装、测量和定位三部分。卡装部分包括对螺旋弹簧触指7的卡装机 构2;测量部分包括充气气囊9、用于加压以及压力测量的加压测量装置 6,以及滑带8、限位板3和限位柱5;定位部分包括位移传感器1。本装置 测量过程中弹簧触指径向受力状况不发生改变,与实际工况相同。同时,本 装置可直接得到弹簧触指变形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生产厂家的产 品质量检测及设计选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