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部假肢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6935.9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66 | 分类号: | A61F2/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张伟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假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部假肢。
背景技术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假肢可以按结构、功能、装配时间、截肢部位、动力来源以及选用材料来分类。但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截肢部位来分成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中国专利文件CN103356313A公开一种脚假肢,包括上部部分和在步行时底侧着地的下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以叠置的、相互间隔开的方式延伸并且在脚尖和脚后跟处相互连接并且以形成弹簧的方式在步行时相对彼此运动,其中,所述上部部分(3)和所述下部部分(4)由一体的、封闭的、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的部件(2)形成。该专利文件说明书[0025]段中记载:“在上部部分3上还实现了一固定区段9,在该固定区段上设有一连接装置10、在此为一金字塔式的接纳部用于与假肢轴连接”。
现有技术中连接装置10不能相对固定区段9进行转动,当残疾患者在使用假肢行走时,下肢不能进行弯曲,行走不方便。
残疾患者在行走时,同时由于重力的存在,会对脚假肢产生一定的作用力,现有技术中脚假肢缺少缓冲人体作用力的结构,这样脚假肢会对残疾患者的截肢处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从而会给残疾患者造成一定的疼痛和伤害。
现有技术脚假肢的脚板长时间使用容易破裂,影响脚假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能进行转动并能缓冲人体作用力的脚部假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脚部假肢,包括脚板、踝关节和连接件,该踝关节固定在该脚板的后端,该连接件与该踝关节相枢接并用于连接人体下肢。
进一步地,所述踝关节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中穿过一个能相对该通孔进行转动的转动件,所述连接件与该转动件连接并能带动该转动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踝关节上位于所述通孔的两端设有轴承槽,每个轴承槽中至少设有一轴承,每个轴承的外圈与该轴承槽配合,每个轴承的内圈均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有容纳所述踝关节的接受腔,该接受腔周壁上开有与所述转动件连接配合的螺孔,所述转动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该转动件通过其外螺纹与所述螺孔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踝关节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有前倾缓冲件,该前倾缓冲件的后端抵靠在所述踝关节的接受腔内壁上,所述连接件后端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设有后倾缓冲件,该后倾缓冲件的底部抵靠在所述踝关节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踝关节的前端与所述脚板之间形成一定空间,该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件。
进一步地,所述踝关节向下延伸形成基座,该基座的后端固定在所述脚板上,该基座前端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缓冲件相配合的凹槽,该缓冲件设置在该凹槽与所述脚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脚板包括相互固定的上脚板和下脚板,该下脚板的后端设有塑胶套,该塑胶套的顶部抵靠在所述上脚板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套的后端部的后面设有挡块,该挡块与所述踝关节连接,该挡块与所述塑胶套相抵靠以防止该塑胶套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脚板包括相互固定的上脚板和下脚板,该上脚板和下脚板的前端通过固定件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能相对踝关节进行转动,当残疾患者在行走时,下肢会进行弯曲,由于连接件与踝关节可以转动,可以方便使用者行走,更加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与该脚板之间设有缓冲件,能够缓冲残疾患者截肢处与脚板之间的作用力,这样残疾患者在行走时,不会对截肢处造成较大的冲击,避免残疾患者的疼痛。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塑胶套,可以进一步起到缓冲残疾患者截肢处与脚板之间的作用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块可以起到固定塑胶套的作用,避免塑胶套发生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脚部假肢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脚部假肢中连接件与踝关节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脚部假肢中连接件、踝关节与脚板的分解图;
图5是脚部假肢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6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侧弯牵引治疗架
- 下一篇:一种猪用可视胚胎移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