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连接结构及拉线锁体加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89008.0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科;尹必峰;张世杰;张泽毅;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20 | 分类号: | E05B79/20;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郭海彬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连接 结构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线连接结构及拉线锁体加强板。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门开启通常有两种方式,方式一通过拉线结构开启,方式二通过拉杆结构开启。
下面以车门外开启的拉线结构为例加以说明。现有车辆的拉线一端与车门扣手相连,拉线另一端与锁体相连。通过拉动车门扣手,带动与扣手相连的拉线运动,通过拉线拉动锁体,开启车门。
由于现有拉线采用两端固定、中间自由的悬挂在车门中的固定结构,导致车辆震动产生拉线晃动,而晃动的拉线会与车门玻璃以及车门外板产生碰撞,导致车门异响,而产生噪音,降低车辆的性能。此种现象在拉线较长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拉线连接结构及拉线锁体加强板,能够避免车门异响而导致的噪音。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连接结构,设置在拉线与拉线锁体加强板之间,所述拉线锁体加强板包括用于支撑外板的本体及用于固定拉线的支架,所述本体焊接在车门内板处,所述支架具有呈L型布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焊接在所述本体处;
所述拉线连接结构包括支架及卡夹,所述卡夹安装在所述拉线中部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板处,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卡夹形成所述拉线的中部固定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的板端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本体的凸部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位置使得所述拉线在所述拉线的两个端部固定点与所述拉线的中部固定点之间形成弯曲的转弯半径大于80mm,且使得所述拉线长度最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拉线锁体加强板,所述拉线锁体加强板包括用于支撑外板的本体及用于固定拉线的支架,所述本体焊接在车门内板处,所述支架具有呈L型布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焊接在所述本体处,通过所述第二板固定所述拉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的板端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本体的凸部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置位置使得所述拉线在所述拉线的两个端部固定点与所述拉线的中部固定点之间形成弯曲的转弯半径大于80mm,且使得所述拉线长度最短。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线连接结构由焊接在拉线锁体加强板的本体上的支架,及将拉线中部卡固在支架上的卡夹组成,通过支架与卡夹形成拉线的中部固定点,在车辆震动时,拉线基本不晃动,由此减少了拉线与车门玻璃以及车门外板的碰撞,有效防止车门异响,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了车辆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线锁体加强板包括支架,通过支架固定拉线,由此避免车辆震动中拉线与车门玻璃以及车门外板的碰撞,有效防止车门异响,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了车辆的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拉线、拉线锁体加强板及卡夹装配在一起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2是图1所示拉线锁体加强板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支架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拉线,
2拉线锁体加强板,
21本体,211凸部,
22支架,221第一板,222凹槽,223第二板,
3卡夹,
B拉线连接结构,
C表示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拉线1、拉线锁体加强板2及卡夹3装配在一起的示意性装配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设置在拉线1与拉线锁体加强板2之间的拉线连接结构B。其中,所述拉线锁体加强板2具有用于支撑外板(图中未绘出)的本体21及用于固定拉线1的支架22。所述本体21焊接在车门内板(图中未绘出)处。
图2是图1所示拉线锁体加强板2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支架22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如图2所示,还可以参见图3及图4,所述支架22以图2为主加以说明,所述支架22具有呈L型布置的第一板221和第二板223,所述第一板221焊接在所述本体21处,其中,图3中的C表示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89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