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车身连接的电池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6237.0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龙严松;苏显龙;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连接 电池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与车身连接的电池包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样就造成了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产生了,但是沉重的电池包固定在车底盘上,对传统车身是一大考验,所以要把电池包固定在汽车底盘上驱动汽车运转,必然需要一种安装结构,以保证电池的可靠安装固定,同时该结构应能有效的优化车身的强度及刚度,保证行车的安全性。CN104908566A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包,固定框架,与固定框架连接的白车身;固定框架包括两个前纵梁,两个后纵梁,前挡板下横梁,后地板前横梁,后地板后横梁,两端分别与前挡板下横梁和后地板前横梁连接的中通道梁,两个位于前挡板下横梁和后地板前横梁之间的前座椅横梁;电池包包括底板,与底板连接且上端设有前容置凹槽、后容置凹槽和中容置凹槽的电池主体,底板下端设有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与前挡板下横梁下端、前纵梁下端和后地板后横梁下端连接。该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可靠性较好,电动汽车后部与前部受力均衡安全性较好。这无疑是本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车身连接的电池包框架,其既能够保证电池包固定可靠、运行时稳定、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又能够很好的解决加强车身底盘的刚度及强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与车身连接的电池包框架,包括左前纵梁、与左前纵梁连接的左后纵梁、右前纵梁、与右前纵梁连接的右后纵梁、一端与所述左前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前纵梁的前端部连接的前横梁、一端与所述左后纵梁的后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后纵梁的后端部连接的后横梁,形成一电池包框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左前纵梁和左后纵梁的结合部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前纵梁和右后纵梁的结合部位连接的中横梁、连接在所述左后纵梁中部下面的左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右前纵梁中部下面的右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后横梁中部下面的后安装支架;在所述前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安装支架、右安装支架和后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多个过孔。
进一步,所述的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左安装支架、右安装支架和后安装支架均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
进一步,所述的左安装支架、右安装支架和后安装支架均呈“L”型。
进一步,所述所述的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均设有翻边。
进一步,所述前横梁上设有五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前边的五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左前纵梁上设有五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左边前部的五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左安装支架上设有两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左边后部的两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右前纵梁上设有五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右边前部的五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右安装支架上设有两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右边后部的两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后安装支架上设有三个过孔且分别与电池包后边的三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使电池包的重量均匀地传递至该框架上,使整个框架结构能够形成有效的受力,从而优化了车身的扭转刚度,保证了整个地板的强度,从而解决了地板(料后约1毫米)由于安装电池包后而造成安装可靠性低、强度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选材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安装加工工艺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上电池包后的状态图。
图中:1-前横梁,2-中横梁,3-后横梁,4-左前纵梁,5-右前纵梁,6-左后纵梁,7-右后纵梁,8-左安装支架,9-右安装支架,10-后安装支架,11-安装孔,20-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6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客车发动机悬置结构
- 下一篇:大功率三轮电机多型一体复合型中连板